问题 论述题

(13分)“黄金周”向来是众商家打折促销“黄金档期”。2011年十一黄金周,平板电视价格战异常激烈。索尼、飞利普、长虹、海信、创维40寸液晶彩电跌破万元,三星40寸液晶电视狂降4000元,推出了特价液晶电视,以5999元的低价与国产品牌拼杀于低端市场。液晶彩电价格不断下跌,销量也随之上升,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彩电厂商的整体利润却大幅度缩水。业内人士预计,价格大战其实也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淘汰之战。

请分析:面对残酷的价格大战,你认为彩电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13分)

答案

彩电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第一,要自觉遵守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取得价格优势;(5分)第二,要注重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科技含量高、品质高的产品,做到物美价廉;(4分)第三,注重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扩大社会影响。(调整生产规模)(4分)

本题考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知识点。企业怎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结合课本知识可从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树立品牌意识和企业形象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填空题
综合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1862年在北京成立的同文馆,1862、1863年在上海、广州成立的广方言馆。特别是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立的翻译馆,它们都是官办的编译西方科技书籍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都由外国人主持,一共有460多种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从洋务运动时期开始,中国不断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1896年后,一些学者相继成立了“务农会”、“地学公会”、“舆算学会”、“地图学会”、“测量学会”等。……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没有开始。                                       ——许庆朴、张福记《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先是大力发展实用技术,在积累了相当的经济余裕和技术经验后,逐步加强了基础研究。日本始终注重发挥民间企业的积极性。由民间企业唱“主角”,专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唱“配角”。一些大型企业的科研经费均占其销售总额的7℅到10℅。日本主要引进“软”的技术专利和技术诀窍。从不盲目引进“硬”的成套设备。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的引进费只相当于中国宝钢付给新日铁公司引进费用的1℅。

——《中西500年比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前期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战后发展科技的做法。(3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