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文。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头抢地耳(撞)
B.长跪而谢之曰(感谢)
C.休祲降于天(不祥)
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曾经)小题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对其“潜台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B.与臣而将四矣。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C.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倒下的尸体只有二人,流血不过五步之远,天下人也不用穿丧服。今日就是这样。
D.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安陵靠五十里的土地能够生存下来,只因为有先生你这样的勇士呀。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选段中,秦王的态度一倨一恭,形成鲜明对比,并相辅相成,有力揭示了秦王的复杂性格——既是强暴的、凶恶的,又是虚伪的、怯懦的。
B.选段是课文的重心,写得最为详细,以对话描写为主,刻画了唐雎不畏强权、大义凛然、镇定自若的英雄形象。
C.这段大意是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以“布衣之怒”对“士之怒”,并以死相逼,终使秦王理屈词穷,唐雎获得胜利。
D.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他将效法三士,刺杀秦王,也照应下文“挺剑而起”,说明唐雎言必信,行必果。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1:
题目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分析其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B句“谢”是古今异义,古义为“道歉”,不是“感谢”。
小题2:
题目分析:理解““潜台词”指话外之音。先弄懂句子的意思,在根据文中的语境理解其包含的其它的意思,进行判断。C项是解释本句,不是“潜台词”,“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是唐雎以同归于尽来警告秦王。
小题3:
题目分析: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文章内容比较。C项理解错误,唐雎是“布衣之怒”对“天子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