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表一 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408495559611630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约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2009年还有150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每年约有大专以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

表二 我国2011年的人才供需对比

 硕士生及其以上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
用人单位的需要情况19%57%25%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17%47%46%
表三 对3000名2010年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沿海发达地方中部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区
74.8%25.2%2%
首选单位传统的白领传统的蓝领新兴职业
71%27%2%
小题1:上述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4分)

小题2:结合图表,谈谈政府和劳动者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12分)

答案

小题1:(1)特点:① 从表一得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总供给大于总需求。②从表二得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失衡,本科毕业生的供给不足,专科生的供给过多,高校招生没有针对市场需求。③从表三得出,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另一方面,反映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且西部地区和新兴行业缺乏有效的吸引人才的措施。(每小点2分)

小题2:(2)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6分)

劳动者: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社会平台,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③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④要做到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答出2点即可,每小点3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图表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

小题1:笫(|)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对比我国就业状况存在的问题。注意审题是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表一、表二、表三分别说明即可。

小题2:第(2)问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角度考查怎样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以就业状况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只要能用经济学语言准确表述材料中的信息,就可答好此题。另外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图示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一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二是对图表信息的准确解读。注意以上两点则不宜失分。

翻译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