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答案

参考答案: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主要区别在于:(1)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有所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3)对危害结果所持的态度不同,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危害结果持否定态度,间接故意持放任态度。(3分)

解析:刑法总则当中几乎所有的知识点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而犯罪主观方面的区别更是高频考点;想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必须要明晰两个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并且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只有精确掌握两者在概念上的差别,才能总结出其主要区别。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利用机会就是乘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______而______以外,还该______而______。治生或者说致富的过程,在那时有三个阶段:第一,“无财作力”,以劳力赚钱。稍有积蓄,便是第二,“少有斗智”,因为资本太小,一方面亏蚀不起,一方面要争取暴利,不得不费尽心机,想出许多“花招”来取胜。于是第三,“既饶争时”,默察时势环境的变化,掌握机会,大量进货、抛售,或作远程的投资。
这个过程与目前的情况,几乎完全吻合;所谓“少有斗智”,正就是中小企业经营之所以特感吃力之故,一旦有了数千万的资本,就不必再去冒险投资,只要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企业投资,必有盈利,成为“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身有处士之义”的现代“封君”。
但是,这样舒服的做法不大可能成为巨富的。要成巨富,还须“争时”,放远眼光、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仅有眼光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备“智”、“勇”、“仁”、“强”四种品德。
这是白圭的理论,而为刁间所充分实践。白圭是洛阳人,生在战国初期,周威烈王的那个时代。其时有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名叫李悝,帮助魏文侯从事经济革新,获得极大的成功。李悝是个重农主义者,所以他的经济学说,偏重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概括而言,可得八个字:增加生产,调节盈虚。
(选自高阳《假官真做清官册》,《高阳作品集》,上海三联书店,2003)(北京安通学校提供)

以下经商的行为,符合原文论述的是:

A.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B.船小好调头

C.该出手时就出手

D.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