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 * 《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一话题引起某中学高三同学的兴趣,他们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究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获取了以下数据:
表1 近七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340 | 408 | 495 | 559 | 611 | 631 | 660 |
表2 某市2011年人才供需对比
学历 | 硕士及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 | 19% | 48% | 33%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57% | 26% |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2.8% | 25.2% | 2% | |
首选职业 | 白领行业 | 蓝领行业 | 新兴行业 |
71% | 27% | 2% |
材料三 国务院 * * 温 * * 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国要把促进就业作为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有效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表格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6分)
(2)请联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1)①表一反映出2005年到2011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就业形势严峻。(2分)②表二反映了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本科生过多,专科生供给不足。(2分)③表三反映出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待更新。(2分)
(2)①从根本是说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2分) ②党和政府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4分) ③企业应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增加新的就业岗位,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2分) ④劳动者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对劳动者的要求。(2分)(其他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题目分析:本题属于图表材料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也是高考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对于图表的分析基本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合看发展。要注意四点:一要看清图的名称,二要看清图例,三要看清有什么变化趋势;四要看清注,这一点尤其重要,不少考生忽略了小注,以致无法准确揭示本题显示的经济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经济问题的实质。笫(|)问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第(2)问考查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依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就业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关键是第一问掌握好做图表题的思路。这一点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