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2分)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子墨子九之(     )

(2)在宋城上而待楚矣(    )

(3)子墨子之守有余( )

(4)公输盘(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2)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小题3: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请分别写出一个与他们有关的成语。(2分)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以上文段,说说你认为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1)通“拒”(2)入侵(3)通“御”,抵挡(4)诎:通“屈”,折服。(2分)

小题2:(1)虽然如此,公输盘替我制造云梯,必定要攻取宋国(2)杀了我,宋国不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4分)

小题3:班门弄斧   墨守成规(2分)

小题4:墨子能说服楚王的主要原因:善于将道义与实力结合,并运用了类比、对比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劝说技巧。(4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距”“”“”的通假,常常考到。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虽然”“为”和2句中的“莫”“乃”的意思。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相关的成语的积累,相对比较简单。关于鲁班:的班门弄斧, 关于墨子的:墨守成规

小题4:

题目分析:通过阅读可知,墨子站在了道义的一边,又站在了实力的一边。又通过犀利的外交辞令说服了楚王。

阅读理解与欣赏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咸誉清。疾病疮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世之言,徒曰“市道交”。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而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选自柳宗元《宋清传》,有删改)

  注:①雠:出售 ②蚩:傻,无知 ③翦翦:小气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药  居:储存

B、清优之  主:接待

C、年终,度不能  报:报答

D、冀速  已:治愈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宋清目光远大、经营有方的一组是[ ]

①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

②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

③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④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⑤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⑥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清是位很宽厚的药材商人,他待人好,山区水乡的人把好药材卖给他,所以他卖的药材很好,信誉高。

B、一些商人对宋清的做法很不理解,有人说他呆傻胡来,有人说他有道德,宋清则说自己是追求利润养活妻子儿女的人,不同意他们的说法。

C、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小市人”不得钱就骂反衬宋清急人之难,“取利远”的做法,赞颂了宋清的义举和美德。

D、因为很多欠债人后来厚报宋清,宋清很富有。作者认为宋清获取利益有长远眼光,因而主张士大夫们在人际交往上应向宋清学习。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