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共18分)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劳动与就业》知识的时候,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探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
408 | 495 | 559 | 611 | 630 | 680 |
表二 :我国2011年的人才供需对比
硕士生及其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大专毕业生 | |
用人单位的需要情况 | 19% | 57% | 25%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47% | 46% |
表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的因素 | 具体表现 |
观念因素 |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就业问题上期望值偏高 |
能力因素 | 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
信息因素 |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
社会因素 | 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拒绝在大学生就业后对其进行“岗位培训”,甚至还设置障碍,拒绝聘用应届毕业生; |
(1)表一、表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问题?(6分)
(2)结合表三,如果你是探究小组成员,请你就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1)① 从表一得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供给大于需求。(3分)②从表二得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失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本科毕业生的供给不足,专科生的供给过多,高校招生没有针对市场需求。(3分)
(2)党和政府: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2分)②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3分)
劳动者:①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方式就业观(3分)②参加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需求。(2分)
企业:发展壮大自己,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分)
题目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1)从表一得出,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从表二得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结构失衡,本科毕业生的供给不足,专科生的供给过多。
(2)针对表格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行答题:从党和政府角度,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市场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从劳动者角度,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方式就业观参加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需求。
从企业角度,企业要发展壮大自己,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点评:此类题目属于图标类主观题,解答时,要从表头标题读起,要横读纵读结合,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分析;注意小注,图表下的注解,或者是图表信息的补充,或者是对正确解读图表信息起辅助作用,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