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会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的汉字书写。

答案

心中有秤自然平

当物质繁荣的大潮席卷而来,有多少人,在闻所未闻的奢侈享受中迷失自我,不能自拔;而当突如其来的苦难重压在身,又有多少人,不能面对从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转变而心理失衡,痛不欲生。这些人的心态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要想平衡,就像在翻滚的巨浪中求得船行安稳。而惟有心中有秤,即有己的做人准则,才可能在纷繁的世事中保持一份平衡心态。

抚望今昔,多少人的境遇随命运的洪流而起伏,但他们中的一些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他们心中的秤杆始终平直,从而使他们不曾丧失自我。屈子大夫因谗邪被逐出郢都,流离于山水之间,但他救世济民的心愿始终未变,他在《橘颂》中赞橘的“固其不迁”,正是对他自己——这位不随波逐流的伟大诗人的最好写照。“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那杆秤,在他心中不曾倾覆。而范仲淹,从一个贫家少年直到官封丞相,他前后的境遇可谓判若云泥。但是,身居高位的他所顾的依然是天下苍生。高官厚禄不会让他变质,因为他心中有一杆为国为民的秤。

而在今天,物欲的诱惑之强烈是前所未有的,城市生活的纸醉金迷,让多少农村青年心中渴慕,甚至不平。但是,徐本禹,这个繁华都市中的大学生,却独自走进了贫瘠乡村中那摇摇欲坠的小学校舍。巨大的环境落差让他不适应过,但正是因为为社会出力的行为准则,他很快找回了心理平衡,安心支教数载,创造了一个神话,也为几十个渴求知识的山村孩子带去了希望。……

题目分析:我们必然要“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但还要 “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学会放松,有艺术地生活。在放松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平衡中充实完善自己,在平衡中保持平和心态,既凸显人生高度,又提升幸福指数,生活更美好。下面提供几个参考立意:

(1)直接以“过一种平衡生活”为论题,阐述为什么要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和怎样过一种平衡生活。

(2)二是对比立意。即人们总是生活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平衡与不平衡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态。不平衡的现象无处不在,比如,当下,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中的不平等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仇富仇官等不平衡心理普遍存在。我们要在不平衡中保持平衡的心态,寻求相对的再平衡。

(3)三是反面立意。即从不平衡的现象及危害入手,阐述怎样解决不平衡的现象,从不平衡中寻求平衡,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默写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