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1年3月15日,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瘦肉精”事件曝光后,直接影响双汇3月份销售收入13.4亿元。
材料二 继“瘦肉精”事件后,“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膏”“有毒血燕”等被相继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温 * * * * 痛斥,“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1)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食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6分)
(2)运用公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警示。(9分)
(1)①我国食品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食品安全事件频发。(3分)②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我国食品生产领域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3分)
(2)①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坚持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3分)②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企业要经营成功,必须坚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3分)③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政府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3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市场经济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回答第(|)问时,可以从诚信问题和市场经济的自发性这一缺陷两个角度回答,第(2)问从企业如何获得成功侧重于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角度思考即可。
点评: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如:政党的有关知识、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知识等)。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