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案

美丽的诱惑

自然法则---最美丽的诱惑往往蕴涵着最危险的杀机。------题记

生活充满了诱惑,人们被一次次美丽的诱惑所迷,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贪婪。佛曰:“人生的苦难源于贪婪。”

自然界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穿山甲在蚂蚁出洞前,展开鳞片装死,蚂蚁的贪婪让他们丧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自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结果是全巢出动,最后无一幸免,都成了穿山甲的美味佳肴。

人世间的事也如出一辙,一些诈骗活动成功的前提就是高额的利润。人们在这样的诱惑下,便丧失了理智,只想着自己的虚幻的不太可能实现的利润。结果弄的倾家荡产,还死心不改。

这一个个血的教训,无不告诉人们贪婪是危险的,贪婪是可怕的。那么,人们如何才能克服这种贪婪,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平常心,不想任何便宜之事。

可以想象一下,吕布如有一颗平常心,貂禅还能戏到他吗?他最后也不会被曹操所杀,他也会成为轰轰烈烈的历史人物。陈世美如有一颗平常心,他怎么能被荣华富贵所迷惑,他又怎么能抛妻弃子,最后落得千古骂名!

大鱼对小鱼说:那饵不能吃,里面有钩。小鱼也很明白,吃了以后就可能没命了。但有多少小鱼能记住大鱼的话。就是大鱼自己不也是这样吗?明明知道那里面藏有杀机,但一次次他们都照样去吃了。我们每天看到钓者能满载而归不是说明这个问题吗?

鱼毕竟是低级动物,或许它们根本就不具判断能力,所以,它们去吃饵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类作为高级的动物,有着超过一切灵长的判断力,但人类却也在做着和鱼一样的事情,那就是被贪婪所迷惑了。

请记住大鱼的话,保持一颗平常心,任何美丽的诱惑在你面前都是会现出原形。

题目分析:

审题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话题作文。我们分析这则材料,可得出话题——“如何面对诱惑”,然后就可以拟出相应的作文题目:如,“正视美丽的诱惑”,“生命与黄金”等,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我们拟定怎样的题目,一定要与所给的材料有关。我们拟题时还可以尽量用些修辞手法,以增强题目的亮点。

立意

文章的立意是关键,一篇文章即使语言很美,如果没有好的立意也会影响作文的成绩。有的甚至被判低分。立意就是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考场作文我们一般要选择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尽管别样的观点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运用起来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我们一般不要乱用。就这道文题而言,材料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这告诉我们:“最美的东西,也许是最危险的”,“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等,实际上都给我们的立意指明了方向,我们只要稍加整合就是一个很好的立意。例如,只要能抵抗住诱惑,我们才能成功;有一颗平常心,是战胜诱惑的关键所在;做一个理智的少年,拒绝不良的诱惑等,都是很好的立意。

文体选择

作文题目没有对文体作任何限制,原则上我们可以采用任何一种我们喜欢的文体进行写作,但就这个作文题目而言,我们认为写成议论比较容易。我们只要围绕“诱惑”的话题,引用一些事例或名言论证我们观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行了。如果选用其他文体,所给的材料就不太好用上。当然,把这个材料扩写成一个含有“诱惑”话题的寓言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材料组织

做好上述的准备,我们就开始写作,于是我们就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一般来说,无论选择哪种文体,我们所用的材料都要本着新颖性、时效性、典型性、权威性的特点。新颖性,就是我们用的材料很新,是近期才发生的,或者不是大家经常用的老材料。时效性,就是我们用的材料能和当今的时事联系起来。典型性,就是我们运用的事例是经典的故事,如,科学家的故事、名人的逸事等。权威性,就是我们运用的事例能被人们认可,一般情况不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材料,因为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我们自己的经历很容易被人误解成胡编乱造的材料。

语言整合

考场作文之所以难得高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同学都是直接在试卷上写作的,可谓一气呵成。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任何作家也不能做到不经过修改就能写出经典之作来。所以,我们主张作文要先打草稿,至少要列个提纲。有草稿的作文,在往试卷上抄写的时候就有一次修改的机会,也给我们带来美化语言的机会。看那些满分的作文,语言上没有一点破绽,应该是做了一番修改的。考虑到考场时间较紧,最好是先打一部分草稿,等我们的写作灵感来了,就可以往试卷上写了。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