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控”,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喜欢的对象冠在“控”字之前,如包包控、大叔控等。它基本的解释和“癖”相似,表示某种嗜好,所以“控”是有些贬义的。现在,大家把某人喜欢某一事物,迷恋到了一种境界也称为“某某控”,并不含贬义。时下“控”这个字特别流行,无论喜欢宏大的还是细微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可以说是“某某控”。

对这种意味深长的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不知什么时候,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书法。

得益于有个爱好书法的老爸,我从来都不缺少欣赏这种艺术的机会。也许是没得到这方面的遗传,我的字总是一副禁不起风的样子,扭扭歪歪是家常便饭。

于是,有一天下决心要练好书法的我,在老爸面前信誓旦旦——“爸,我一定要练好字!”

老爸点了点头,面带微笑地把我领到他的书柜旁,开了锁。这曾经是我的禁地啊。

带着一丝好奇,我随便拿了几本翻了起来。哇,这叫什么字,龙飞凤舞,谁懂啊?再看,天啊,这字看起来圆滚滚的,又胖又难看!我不解地看着爸爸,爸爸大笑,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他不告诉我为什么,只拿了三本书给我,让我挑喜欢的练。

像抱着珍宝一样,我把它们抱回自己房间,迫不及待地翻看了起来。第一本《颜体》,就是那些“胖子字”,我不喜欢,便另拿了一本《欧阳询楷书》。

一翻开我便被迷住了,他的字,刚劲有力,虽然大多为碑文,但仍掩饰不了那种气势。一竖一横,一撇一捺,一钩一提,我仿佛看到了竹子,看到了雄鹰的翅膀,看到了大海。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崇敬之情,提笔临摹。但是失望很快包围了我的心——无论如何仔细、用心地去勾勒这一笔一划,我手下的字和书上的,总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跑去问爸爸,问他怎么练,他说:“你先练简单的,再练复杂的。只能告诉你这么多,其他的靠你自己去领悟吧。”

静下心来,再提笔,在欧阳询的作品上批一些简单的字,然后临上数不清的次数,我发现自己好像知道了些什么,比如哪一笔应收,哪一划应舒……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一个月过去了……

当我再次翻开《欧阳询楷书》时,发现这时看到的,和以前看到的,仿佛有所不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爸爸让我继续自己走下去。

一次我连续写了两个小时,感到不耐烦了。最终,不耐烦战胜了兴趣,我探寻的脚步停止了……

爸爸说:“你仔细品味一下吧,了解欧阳询的性格,读读他的生平,会对你有帮助的。”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拿起《欧阳询楷书》时,我终于发现了我一直苦苦寻找的东西。仔细品析他的《九成宫》和《皇甫诞碑》,前者是创作于放荡不羁、锋芒毕露的青年时代,后者却是在皇帝的要求下创作的。前者结构豪放,笔划有力,充满热情;后者趋于严谨,收敛了不少。

在这一笔一划的世界里,我想始终都以这种“寻”的姿态前进着,为的只不过是精神上的享受和恍然大悟的愉悦罢了。

简评:本文写自己练习书法的过程,题目“寻”字耐人寻味,含义深刻,写自己勤奋练习书法的过程,表现勤奋出真知的道理。爸爸的颇为讲究的教导和我反复品味的过程写的很生动。

题目分析:本题的审题立意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谈当今这种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然后说理论证。二、从题目的提示语“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来看,本文也可以写成“兴趣爱好”话题的作文。这样就可以按以下方式审题立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文艺方面的:爱唱歌、跳舞、绘画、弹琴、吹笛子;体育方面的:爱打球、下棋、长跑;科技方面的:爱做小实验、装收音机、操作电脑;学习方面的:爱写作、数学、看课外书籍、学外语;还有爱养小动物、爱种花、爱装饰小假山、爱玩蛐蛐,等等。写“我”的兴趣爱好,应该写是自己最突出的,爱得最深的。

兴趣爱好也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反映。如果空洞地写“我最爱踢球了”、“我太喜欢踢球了”、“我做梦都想踢球”,相反没有具体的事例,则很难写好自己的兴趣爱好。

写作本文时,同学们可以概括地列举一连串事例来反映自己的这种爱好,也可以用比较具体的一两件事来反映自己的这种爱好。还有,可以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用概括列举和具体记叙相结合的方法来写出自己的一种爱好。

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