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碳、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NO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写出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比氯乙烷高

b.钨的配合物离子[W(CO)5OH]能催化固定CO2,该配离子中钨显-1价

c.聚乙烯(┌└CH2CH2┐ ┘n)分子中有5n个σ键

d.由下表中数据可确定在反应Si(s)+O2(g)===SiO2(s)中,每生成60 g SiO2放出的能量为(2c-a-b) kJ

化学键Si—SiO==OSi—O
键能(kJ·mol-1)abc
(5)铁和氨气在640 ℃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mol-1

答案

(1)3d64s2 (2)平面正三角形 SO3 (BF3、BBr3等)

(3)C、N、O、S

(4)a

(5)8Fe+2NH32Fe4N+3H2

题目分析:(2)NO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中心原子为sp2杂化,利用增减电子的方法,确定等电子体。

(3)形成的化学键都是σ键的中心原子均采用sp3杂化。

(5)晶胞中铁原子数:8×+6×=4,氮原子数为1,故产物的化学式为Fe4N。

两个最近的Fe原子间的距离为s cm(是面上对角线的一半),晶胞棱长为s cm,密度为=g·cm-3= g·cm-3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