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每一个都城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文明发展的丰碑。都城的文化浸润了整个国家,而都城的变迁是国家政治震荡的波谱图和晴雨表。中国历史的演进,与都城的确立、变迁和发展紧密关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统计,我国共有古都217处。涉及王朝或 * * 277个。1988年,中国古都学会确认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杭州、安阳为中国“七大古都”。这一观点已得到我国众多学者的认同。 ——据《中国古都和文化》等书
(1)材料一所列中国“七大古都”中,最早成为都城的是哪一个?它是哪一朝代的都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汉)高祖欲长都洛阳,其人刘敬(即娄敬,赐姓刘氏)说,及留侯(指张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
娄敬曰:“……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中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即扼住喉咙),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摘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留侯曰:“……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少数民族畜牧业等)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摘自《史记·留侯世家》
(2)依据材料二分析,娄敬和张良为汉高祖定都关中论证了哪些有利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著名明史专家马渭源在南京电视台《金陵往事》上讲述《大明帝国在南京》……论述了南京作为大一统帝国首都的历史必然性。……由于北方的不断战乱,北民南迁,到南宋时长江流域以南的经济以压倒性地盖过了北方,南宋的版图不到唐朝的一半,可南宋的财政收入却是唐朝的2—3倍;到元朝时,元帝国的经济命脉已完全依赖于“南粮北运”。——《南京的历史名片》(《扬子晚报》2008年3月25日)
(3)材料三中论述的明初建都南京的重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后来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代时期以南京为都城的 * * 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当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中 * * 党和毛 * * 同志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决定把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统一全国的作用,是以毛 * * 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所考虑定都的历史背景。……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以毛 * * 为首的中共领导人考虑定都的现实背景。……在北平成立中央政府是当时许多民主人士共同的想法。 ——摘自《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5)请用具体史实阐明“北京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为何选择北京作为首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如何理解“每一个都城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文明发展的丰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安阳:商朝或殷商
(2)地理因素:长安居关中之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经济因素:关中地区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是天府之国,当时经济发达;政治因素:可以有效地控制东部的诸侯;历史因素:商鞅变法以来,关中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3)建都南京的一个重要原因:宋元以来,我国经济文化重心已经移至南方。迁都北京的原因:北京是明成祖朱棣起家和发展势力的主要地狱;位于交通要冲,地势居高临下,俯视中原,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利于防止蒙古贵族势力南下,卫戍边疆;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金、元等 * * 都建都于此,历史文化基础丰厚。
(4)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汪伪政府。
(5)先导作用:北京市戊戌运动的中心,该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以北京大学为活动基地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发端于北京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北京的 * * 主义早期组织为中共建立做了准备;以北京为中心的“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原因:北京在中国元、明清时期所起的统一全国的作用;北京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起的先导作用;北京是著名的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在北京建都是当时党内外人士共同的想法;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重要关系。
(6)都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各个 * * 都要对其进行建设和治理,都城文明代表着一定的历史时期文明发展的水平;都城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