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

在我家的阳台上,我种了几盆辣椒,花盆大小和土肥都一样。第一盆里种了一棵,第二盆里种了两棵,第三盆里种了三棵。到了秋天,辣椒都红红的成熟了。我细心观察了一下发现,第一盆辣椒长得不高,结的辣椒也不多;第二盆辣椒比第一盆长得稍高些,结的辣椒最多;第三盆辣椒长得最高,结的辣椒却最少。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适度竞争等于双赢

竞争,无处不在。

自然界中,遵循的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竞争,小到个人之间,大到国家、民族之间,都存在着竞争,社会要发展,也离不开竞争。

但,我们追求的不是“适者生存”,而是“竞争中的双赢”。

有竞争就会有对立、有矛盾、有冲突,甚至是敌我,“双赢”,可能吗?

完全可能,也应该如此。

商场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同一领域的不同企业,竞争市场,结果不应是两败俱伤,也不应是一方吞掉另一方,而应是深化改革,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共同提高产品竞争力,也有可能是合并重组,共同发展。

没有竞争,怎能推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怎能创出中国人自己的品牌。“海尔”、“联想”不都是竞争的产物。

体育赛场上的竞争更是双赢的例证。奥林匹克精神不是更高、更快、更强吗?我们在国球比赛中虽然每次都夺冠,但也是感觉阻力一届比一届大,为什么?对手在发展,在提高,严峻的竞争形式,迫使我们不断钻研,提高水平,于是,乒乓球比赛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看头,由大球变小球,每局有21个球到11个球,难度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当然,球技也是越来越好。

联系学生自身,双赢也是很必需的。同学之间既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更是学习上的互助伙伴。我们要的是那种拼搏进取,敢争第一的竞争意识,我们做的是互帮互助,共同前进的学习伙伴。我们要的是水涨船高,共同进步,而不是水落石出,互相挤压。

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作用巨大,我们欢迎竞争,我们追求竞争中的双赢。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

许多西方国家在竞争中希望赢,但不希望中国赢。

对中国加入WTO的百般阻挠;

对中国出口货物的种种刁难;

现在又在纺织品上大做文章

……

这些,说明了什么?竞争中的双赢结果,不是一厢情愿等来的结果。它需要竞争双方的平等地位,诚信合作。

中国要前进,离不开与西方国家的合作竞争,西方国家要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中国这个大市场。

在这里,我想警告那些西方国家,别再限制、阻挠,那样将会失去13亿人的市场,同时,我也大声疾呼:中国,快快强大起来吧!强大,才能保证竞争中的平等地位,才是双赢的基本保障。

我们欢迎竞争!

我们追求双赢!

为竞争而努力!

为双赢而努力!

题目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通过材料分析一株:第一盆辣椒长得不高,结的辣椒也不多;两株:比第一盆长得稍高些,结的辣椒最多;三株:辣椒长得最高,结的辣椒却最少。这是结果,可以用析因探果的方式找到立意的切入点,一株,没有竞争,自由发展,两株竞争适当,果实最多,三株最高,可是果实最少。由此可以看出竞争要适当。第一属于没有竞争,第三属于过渡竞争。还可从另一角度立意,同样的条件,结果不同,原因是事物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么大的地方就适应这么多东西,不宜过渡。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

谈“ 忍”

①不知从何时起,“忍”成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一些年轻人穿着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摇过市,肩膀上、手臂上刺着“忍”字以自我标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写有“忍”字的条幅装裱后悬挂在显眼处,以自励自警.

②“忍”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力提倡和宣讲的,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倡导“忍”。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忍”,并不是一味地叫人忍让、忍受和忍耐,并不是委身以求志、苟且以偷生。今人标榜“忍”,也不仅仅为求得一时的风平浪静、无所作为。相反,它暗含着等待时机的策略、隐而不露的智慧。“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是在冲锋前对自己爆发力的凝聚。因为机会不可能俯拾皆是,它需要认真寻找;力量也不可能随时都有,它需要慢慢积蓄。

③“忍”是有大小之分的。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小忍,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是大忍。由此看来,                                                。难怪有位名人说“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了。

④不过“忍”似乎总与寂寞相伴。寂寞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历练,耐得住寂寞是做学问、成大事都必须达到的境界.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在这方面可作为后人的典范。他少年成名,但不为名利所动,而是潜心书斋,求学海外,进一步提高自己。晚年更是能耐得住寂寞,拒不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不出席各种公共场合。有人看到他的文章后慕名来访,他说:何必非要看到下蛋的鸡呢?他于大都市中避居一角,读书,静思,冷眼旁观人生与社会。他不愿成为主流,成为主流,只能给思考、创作造成累赘。要知道做学问、搞研究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和诱惑,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倘若背离其正道,醉心于镁光灯下,热衷于出风头,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⑤不可否认的是,“忍”的过程似乎总是痛苦的,总伴随着身心的煎熬。但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磨砺意志,锤炼本领,增益所不能,承担起天降斯人之大任。

小题1:结合上下文,为文章第③段空缺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3分)

小题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文章第④段中加线句子的含义。(4分)

小题3:文章第④段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4分)

小题4:根据你对文章第②段中“忍,是在等待中对机会的窥伺”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3分)

单项选择题

小时候我就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内,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这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影子狺狺狂吠.我愈怕,狗愈凶.成了我的一种病.我渐渐地长大起来.有一天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忽然觉得怕狗是很可耻的事情,看见狗我便站住,不再逃避.我站住,狗也就站住.它望着我狂吠,它张大嘴,它做出要扑过来的样子,但是它并不朝着我前进一步.它用怒目看我,我便也用怒目看它.它始终保持着我和它中间的距离.这样地过了一阵子,我便转身走了.狗立刻追上来.我回过头.狗马上站住了,它望着我恶叫,却不敢朝我扑过来.“你的本事不过这一点点.”我这样想着,觉得胆子更大了.我用轻蔑的眼光看它,我顿了顿脚,我对它吐出骂语.它后退两步,这次倒是它露出了害怕的表情.它仍然汪汪地叫,可是叫声却不像先前那样地“恶”了.我讨厌这种纠缠不清的叫声.我在地上拾起一块石予,就对准狗打过去.石子打在狗的身上,狗哀叫一声,似乎什么地方痛了.它马上掉转身子夹着尾巴就跑,并不等我的第二块石子落到它的头上.我望着逃去了的狗影,轻蔑地冷笑两声.从此狗碰到我的石子就逃.

根据本文,作者后来找到了用()的方法来对付狗.

A.逃跑

B.扔石子

C.用棍子打

D.用鞭炮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