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
2010年11月以来,长江中下游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较严重的冬春连旱。专家评价此次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50年一遇大旱 。
(4)写出旱灾带来的主要影响,简述为了减少本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4分)
(1)②区。该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分)
(4)影响:地表(河湖)水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土壤墒情变差);农作物缺水;生产生活用水缺乏(人畜饮水困难)。(每点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共2分)
措施:国家政策支持(或:政府大量资金投入),跨区域调水,人工增雨,抽取地下水,合理灌溉。(每点1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共2分)
(1)根据图示:②区旱灾最严重。主要原因是该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所以②区以春旱为主,③区以伏旱为主。
(3)①区位于东北地区,春旱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森林火灾,监测手段为遥感技术。
(4)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危害与防治。旱灾的主要影响是地表水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农作物缺水;生产生活用水缺乏。措施有国家政策支持,跨区域调水,人工增雨,抽取地下水,合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