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8分)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B、C相邻且同周期,A、D同主族。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A、C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甲为常见的溶剂。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元素为同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和F可形成化合物丙,E和F可形成化合物丁。G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G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2) B和C比较,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原因为               

(3)甲、乙两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否相同          (相同、不相同)。

(4)已知化合物丁熔点190℃,沸点183℃。丙和丁比较,熔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

(5)配合物戊由G3+与甲、元素F构成,已知该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在含有0.1mol戊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至过量,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28.7g白色沉淀。,则戊的化学式为               

答案

(1)3d54s1 (2)N;N 原子价电子为2s22p3,2p轨道半充满,能量较低,难失1个电子,O原子价电子为2s22p4,易失1个电子;(3)相同;(4)NaCl;(5)[Cr(H2O)5Cl]Cl2 

题目分析:根据题意可推出:A是H;B是N;C是O;D是Na;E是Al;F是Cl;G是Cr。甲是H2O;乙是H2O2;丙是NaCl;丁是AlCl3.(2)24号元素Cr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54s1;(2)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但是由于N原子核外的2p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能量较低,所以失去电子较难,因此N和O比较,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3)在H2O和H2O2两分子的中心原子O的杂化类型是相同的,都是sp3杂化。(4)NaCl是离子晶体;而AlCl3.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离子晶体中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离子键是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断裂较难,因此熔点较高的是NaCl。(5)在0.1mol戊电离产生的Cl-的物质的量为:n(Cl-)="n(AgCl)=" 28.7g÷143. 5g/mol=0.2mol,因此在一个戊的外围含有2个Cl-.由于配合物戊由Cr3+与甲、元素F构成,已知该配合物的配位数为6。所以在其络离子中含有一个Cl-.其余的是水分子。因此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知该络合物的化学式是[Cr(H2O)5Cl]Cl2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4)小明在B蜡烛的上方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5)图乙是小明同学经过本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接着连接了像与物的对应点,发现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关系,然后又分别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发现距离相等。请问小明同学能否得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答:       ,理由是:                                                  

(6)若现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