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A省的地形特点是______.

(2)B自治区的植被(由东向西)分布特点是______.

(3)C自治区地形分布特点是______.

(4)D自治区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5)E山脉南段的植被呈______分布.

(6)有10万吨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F省的省会,请你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答案

(1)根据省的轮廓和地理位置可判断A为云南省,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

(2)B为内蒙古自治区,东西跨越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距海洋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小,因此造成了从东向西: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的植被景观;

(3)C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山夹两盆”是该自治区地形轮廓的主要特征,“三山”指的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指的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4)D为西藏自治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5)E为台湾山脉,该山脉南端由于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所以,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山脚下与山顶的气温、降水量有明显的差异,导致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候和植被变化明显;

(6)F为湖北省,省会为武汉,是长江干流流经的城市;水运具有载运量大、运输成本低,适于大宗、低值和多种散装货物的运输;所以10万吨盐从天津的长芦盐场运往武汉应选择水运.

故答案为:

(1)崎岖不平; 

(2)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3)三山夹两盆; 

(4)河谷;

(5)垂直;

 (6)水路运输.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最后一瞬间
谁也没想到,刑警吴一枪与他追捕的最后一名歹徒在片空地里狭路相逢。这之前,吴一枪已追赶逃犯一个夜晚。那里树密山高,与战友已失去联系的他只能孤军作战。
黎明时分,在林子间相距不足百米歇息的两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逃犯起身就跑,吴一枪则抢先对天空鸣枪,警告对方“站住”。吴一枪心里明白,刚才自己打的那一枪,是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这个犯罪团伙的小头目浑身一个战栗,随着吴一枪的喝令立即钉在林子间那片空地的中央,却并没有按吴一枪的命令把枪扔掉,而是发出一阵哈哈的大笑。吴一枪心里一惊,看着歹徒慢慢地转过身来与他相对而视,并用手中的枪对准他。歹徒脸上挂着绝处逢生的笑容,声音沙哑地说;“枪神,可惜你没子弹了……”
吴一枪不动声色,只是用枪精确地指向对方。别说只有20米左右这么近的距离,凭手中这支用了几年的64式手枪;只要在最大射程50米以内任何点上,他都可以毫无疑义地撂倒对方,要不怎么是吴一枪呢!就连罪犯们都称他“枪神”。谁要是与他遭遇, 一般是不敢对射的。
吴一枪望着对方有些慌乱的眼神,轻声说:“你很清楚,我们两人此时枪里都只剩最后一颗子弹……那么,让我们较量一下枪的准头吧!”
“嘿嘿嘿……不可能!我计算了你的子弹。你昨晚两次对空鸣枪,两次开枪打伤我的兄弟。刚才是你的第五次鸣枪,也是你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嘿嘿嘿……没想到吧,枪神今天要死在我的手里啦……”歹徒虽然满脸狰狞,却流露出一些令人难以察觉的心虚。这并没有逃过吴一枪敏锐的眼睛。
“是吗那么,我们来数一二三开枪。”吴一枪轻松而镇定地说。他的右臂有力而笔直地举着,黑洞洞的7.62毫米枪眼坚定地指向对方。
歹徒身子向后一倾,说:“不可能!别骗人啦……你的枪里根本没有子弹……”
“放下武器!这是我最后一次警告你,否则,你,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被现场击毙的罪犯!”吴一枪的脸上写满了自信。这句话刚出口,吴一枪感到对方全身明显地打了一激灵。
歹徒紧盯着吴一枪,慢慢地抬起有些发抖的左手,他似乎看到吴一枪眼里另一个举枪的影子。
“一!”吴一枪纹丝不动、只是双眼匕首般刺向对方。此时,他把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自己那双并不算大的眼睛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刑警,平时训练要“准”,实战则要“快”,这是一条铁律,必须出枪快、发射快。对射时,聚精会神、枪人合一。而这些对于吴一枪来说,是有过血的教训的。那次缉毒战,因为心想身后有记者,就想把枪打得漂亮,甚至动作也潇洒一些,在甩手射中屋顶一名歹徒的小腿的同时,稍一迟疑,对方枪响之后,一位老刑警为掩护他而中弹扑倒在他的肩头……
“……二!”声音洪亮、坚定而自信地穿透了林间,这是警察与一名逃犯共同在演绎着一次空前的你死我活的较量。
在吴一枪的刑警生涯中,像今天这样还是头一次。如此近的距离,就形成了一种空前的赌局,是赌就有赢有输,他赢得起,当然也输得起。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上一次因为追求完美和动作漂亮让同事献出了生命,可是现在,他还是希望自己在歹徒面前能够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
其实,吴一枪只是嘴角稍微一动,就让这不易察觉的微笑永远留存在自己的脸上了。同时,他注意到,对方枪口明显地虚晃了一下,一粒汗珠清晰地从鬓角滑过脏乱的脸颊。
“三!”吴一枪在身后的一束阳光突然射向林子间的空地的一刹那,______地大喝一声,声震长空。
“叭……”枪声清脆地回响在林间山谷。歹徒匍匐向前一头栽倒……
子弹一声呼啸从吴一枪的头顶飞过——在他发出“三”的同时,歹徒竟然再次打了一个激灵,扣动板机时,子弹打飞了。
吴一枪迅速跃向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铐住对方的双手。令他吃惊的是,对方竟没有任何反应。翻过歹徒那沾着露水的脸,吴一枪才发现,歹徒已没有了呼吸。
事后法医检查发现,歹徒死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大脑及心脏不能供血,病变的心脏收缩得像石块一样坚硬,苦胆也破了……
(奚同发《最后一瞬间》,载于《梅州日报》 2006年7月26日)

对“没了后路的吴一枪出奇地想把射击动作做得完美一些”一句理解错误的是 ( )。

A.是对那次“血的教训”的弥补

B.进一步显示了吴一枪的无所畏惧和镇定自若

C.留下一个潇洒漂亮的英名

D.在歹徒面前永葆中国的刑警完美的光辉形象,完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