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今天我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再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在水槽固定一支生日蜡烛,加入适量8%的氢氧化钠溶液,点燃蜡

烛后,将一支大试管迅速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如图1),请你帮助完

成下表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解释或化学反应方程式
(1)蜡烛逐渐熄灭,试管内的

液面逐渐______

试管内氧气越来越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压强降低
(2)取试管中部分液体滴加足量

盐酸可观察到有小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小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实验反思】

用玻璃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取出时,要戴着橡胶手套进行操作,原因是______

【实验拓展】

点燃一根直径为4cm的蜡烛,观察到烛芯周围有一杯状的烛油.蜡烛燃烧的质量与燃烧的时间呈现如图2所示的关系.

(1)据图判断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选填“稳定”或“不稳定”)

(2)烛芯周围的烛油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

(3)事实上,人的呼吸与蜡烛的燃烧在某些化学原理论,人的呼吸与蜡烛的燃烧在某些化学原理上相似,请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

答案

【实验操作】(1)蜡烛燃烧消耗试管内的氧气,试管内氧气越来越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压强降低,所以蜡烛逐渐熄灭,试管内的液面逐渐上升;

(2)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反思】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因此用玻璃片盖住试管口将试管从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取出时,要戴着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实验拓展】(1)根据图象可以判断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速率是稳定的;

(2)烛芯周围的烛油与氧气接触,却没能发生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

(3)人的呼吸与蜡烛的燃烧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1)上升;(2)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

【实验拓展】(1)稳定;(2)温度没有达到烛油的着火点;(3)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