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温 * * 曾经说过,就业不仅涉及到一个人的生计问题,还影响到一个人是否可以有尊严地活着。众所周知,我国是劳动力大国,每年几千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职工需要就业和再就业。这些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一方面也连着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好促进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使命神圣。
材料二: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12月9日在京发布报告称,2012年6月中国城镇失业率为8.05%,较2011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其中大学受教育程度的青年劳动者失业率高达16.4%,此外二线城市失业率显著上升,由2011年的6.4%升至8.7%。2012年全国就业形势严峻。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什么?(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解决就业的办法。(4分)
(1) ①材料一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的重要性);(1分)
②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1分)
(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1分)
②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1分)
③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实现自主就业。(2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就业问题,第(1)问,体现类试题,考生要对材料要能够总结,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体现就业是民生之本,即就业的重要性,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第(2)问:考查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考生可以主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角度。
点评:就业问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考点,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既要把握就业的意义,也要把握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原因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国家、劳动者、企业共同的努力,党和政府:根本途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