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3年4月25日通过的《旅游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
据媒体报道,2013年国庆长假第一天,河南焦作影视城,几个游客争相爬上景观雕塑留影甚至涂鸦刻画。在 * * 前,11万观看升旗者,留下5吨垃圾。黄金周第六天,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累计游客人数达35.66万人次,产生垃圾共计109吨。
在法国、德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地都可以看到仅以简体中文标出的警示牌:“中国人,便后请冲水”“请安静”“请不要随地吐痰”等。中央文明办从网上征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有:乱扔垃圾,乱擤鼻涕,乱吐口香糖,坐公交抢座,硬闯红灯,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
读完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感想。请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明的脚步
过去。人类文明的触角还未完全伸及那片遥远的土地,那里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人类还没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自然按照其本性发展。
尽管没有充足的食物,尽管没有时尚的衣服,尽管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尽管没有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或许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物质享受为何物,能在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他们对土地有着特殊的虔诚与热爱,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处,与世无争,生活平静如水。
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法律为何物,或许,他们并不明白道德的涵义,但他们把“人之初,性本善”演绎得那么完美,东方的思想坚信每个人生来都是善良的,而他们能把这份善良世世代代地传递下去。过去,人们恪守着生来的那份善良,此乃文明第一步。
现在。工业文明的汽笛早已开启了通向现代的大门,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着。财富的积累使人民对金钱的欲望膨胀,物质之海咆哮着,周而复始地将欲望的海浪推向岸边。面对精神的匮乏,信仰的缺失,道德的丢失,人们不得不考虑用法律强制人们的行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旋律注定不属于这个年代。
很多人都把这个时代的弊病归结与法制不健全,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现代的世界仿佛一条奔流的大河,川流熙攘,挟带着人们冷漠疲惫的眼神向不知名的未来奔去。我们走得太快了,快到无法看清身旁的风景,快到没有静心沉吟的心情。我们过多地关注身边的物质洪流,失去了心灵深处宁静的住所。我们依旧“人之初,性本善”,但很快就被这个社会同化。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而我们现在追求的,正是在法律与道德的杠杆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张弛有度,相辅相成。现在,我们追求用法律强制自己的行为,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良心,此乃文明第二步。
将来。总会有一天,社会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物质的气球不在无休止地膨胀,我们不再为生计、财富或是名利奔波,苦恼,我们有心情看阳光透过薄薄的玻璃,蒸腾起氤氲的清香,我们总会懂得物质与财富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而精神可以溶入我们的血液,伴我们走过人生之路。
法律成了一种象征,更多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道德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像在湖边钓鱼的丹麦人,自觉把小鱼放回湖中。将来,我们与道德融为一体,每个人心中都一把道德的标尺。
道德,法律,道德,文明就是踩着这样的足迹前进,历史就是循着这样的轨迹上升,而人类始终在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
题目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开头已经给出材料的中心内容“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下面列举的都是相应的不文明的行为,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让学生谈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旅行可以扩展到平时的所有行文,“文明”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行文时可以谈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认识,也可写应该如何拒绝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