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 ,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上逛一逛,他们说:“集市上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门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还生命以“真需”
电影《海上钢琴师》在令人感慨之余更给予人们一个难以释怀的遐思:主人公一九零零甘愿放弃生命与“弗吉尼亚”葬身鱼腹。或许,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份灵魂的安适,而非生命中种种并不需要的可能。
还生命以“真需”,且让我们放弃人生不需的沉重,重拾真需的轻盈,毅然重新上路。
难忘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的确,生活在现代纷华尘世中的人们是否已忘却了真正需求所给予的生命的轻盈,是否已疲惫被不需之物所施予的沉重?我们习惯于拾起人生旅途中毫无价值的粗砺,习惯于忘却本应该轻松自在的轻盈步伐,殊不知,当我们暗自欣喜,以为沿途所谓的“需求”将给我们带来丰盈充足的人生,而真正的人生,却因不堪沉重而轰然仆地。
放弃不需的沉重在于在物欲洪流裹挟下重拾生命最真实的航标;重拾最真实的轻盈在于在纷乱浮华的世界中辨清所需,“择优而从”;还生命以“真需”,不是要你接纳一切生命的赠予,更不是汇你抛却一切的需求欲念,而是以最睿智的思想,以最敏锐的眼光看待需求。回望历史长河,那些在人生之路“浅吟低唱”的文人墨客,硕儒大家,哪个不是寻得人生真正的需求,而换得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快意于轻盈呢?
明代作家袁中郎放弃苏州行政长官一职,因为他真正的需要时与山河唱和,无羁无绊;当当代哲学家维特根斯特放弃巨额家族财产,因为他真正需要的是最深沉的哲学思考。法国哲学家蒙田说:“生命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就是如何享受生命。”人生苦短,上帝决不允许你在不需事物的羁绊下恍然“柯烂斧锈”,而唯有还生命以“真需”,方能真正享受生命,窥见人生破晓的刹那。
曾国藩有言:“人生有可为之事,也有不可为之事。可为之事,是尽力为之,此谓尽性;不可为之事,是尽力从之,此谓知命。”事故,人生只在于可为于不可为之间。放弃不需的沉重,重拾生命的轻盈的“真需”,生命即在尽性而为间永恒。
当现代文明的虚荣奢华匆匆而来,声色犬马之乐,虚与委蛇之势乃至繁缛的礼节来巧言令色的风行接踵而至,何妨再次举杯,最深沉也最简单,最淋漓也最高昂地道一声:“还生命以真需”,人生亦足!
题目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对于本则材料,应该在充分挖掘各组矛盾关系(见命题特点)后,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收获”这一核心问题,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故参考以下立意:
1.勿因疲于追寻非必需的炫目物质而迷失自我。由此可引申出“摒弃非必需的物质,追寻精神收获”“时尚的、光鲜的东西不一定是好的”等观点。(最佳立意)
2、知足者常乐。
3、简单也是一种幸福。
4、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5、无用与有用。
6、得与失
7.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8.富有的是精神;
9.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
10学会放下;
11.做好人生的加减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