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写作(60分)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立刻显示出9.95秒的字样,全场轰动,还因斯也摊开了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海因斯又继续说:“自欧文斯1936年创造的10.3秒的百米赛记录后,医学界的权威们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10秒。大家相信这一说法,但我想,即使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在10.01秒的成绩。于是,我每天都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的门不是紧锁的,他是虚掩的。

面对权威的断言,海因斯没有被所谓的运动极限吓倒,仍然坚持每天以自己的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轻松地跨进了成功的大门。由此看来,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于抱着巨大的勇气去挑战权威,去真实地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尤其是成功之门。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是在门外逗留,或是绕道而行。

结合上述材料,你对于这道“虚掩的门”有何所见所思所感?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虚掩的门

身居闹市,看着家家户户紧紧关着的门,心里总有种脱离群体莫名的孤独感,风从窗外吹进来,微微作凉。

天很蓝,云很淡,我的思绪却已飘向那片美好的故土,怀念起小时候住在农村祖母家的日子。

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离家并不远,所以我总是自己走回家,祖父祖母总在田里忙活着。我又总是调皮记性不好,钥匙从来都忘记带在身上,正当我急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发现祖母家养的小鸡从后院跑了出来,我急忙吆喝着将它们赶进棚,却惊讶地发现后院的门是虚掩着的,但我并无思考太多,只是按照惯例放下书包,先去祖父亲手做的秋千上晃两下,再找些吃的,过会才开始不情愿的做作业。

“丫头,你再忘记带钥匙,下次不会给你留门了啊!”祖母慈爱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我便飞出去接她的草帽,在故作献谄地说:“不要嘛,不要嘛……”然后死拉着她的衣角不放,“哎呀,你这丫头,放手!放手!”我这才笑吟吟地松手。祖母虽然知道我绝对还会忘记带钥匙,我也清楚地明白祖母不是真的生气,也知道她肯定还会给我留门,却各自装作不知,维持这种温馨的默契。

我怀念这种默契,怀念四季飘着花香的后院,更怀念那扇虚掩的后门。

初中时期,国庆放长假,回去探望祖母,不等车停好,我便冲到门口敲门。祖母似乎不在家,我习惯性地走到后院,那扇门仍然虚掩着,我轻轻推开那扇木门走进去,看到祖母正系着围裙专心致志地炒菜,看到我来了,惊奇的说道:

“没想到你这丫头还真从那进来了!”我笑着跑去抱着她的腰,嗔怪道:“谁让我敲门,你都没听见呢!”她慈祥地笑着:“老了,不中用了,哪像你们小伙子耳朵好使啊!”

祖母也许真的老了,爸爸把她接到城里来住。她似乎不太习惯,和我一样怀念着那片故土,耳朵也似乎真的不太好使了,我总是耐心地跟她解释这个解释那个。

她虽来到城市,习惯却还是没改,在家时总爱把大门虚掩着,就怕我忘记了带钥匙,我对她说:“别来是开着门。坏人多,不安全。”祖母笑道:“哪那么多坏人啊!再说在那个猫眼里也看不清是谁来了”说完又做了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况且,我都习惯了……”我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雾状的东西。

看着家家户户紧闭的防盗门,我怀念后院那扇虚掩的门。

题目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门”的内涵。门的本义:建筑物的出入口,两个空间的通道。引申义:抽象的门即无形的门,既可指方法技巧规律。如门径窍门等,也可指欲望,情感、境界、思想和心灵如沟通门、理解之门、友谊之门、天堂之门、地狱之门、重生之门等;还可指还可指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如儒门、佛门等。其次要理解“虚掩”,暗含着一个逻辑:原来以为是关着的,或许看上去关着的。所以以为门隔断了空间,分割了世界。“虚掩的门”实写门的话,重在表现为别人虚掩的一道“门”背后的信任、关心等,重在表现一种人情味。例如“夜不闭户”背后的人情温暖,“房门虚掩”家人的关心等。写抽象无形之门,就要抓住门的象征意义,宽容、友善、摒弃狭隘冷漠等,虚掩的门,就是如发现走入某个空间、世界,学会某种技能,理解某种道理、情感其实没有想象中艰难,跨越其实比想的要容易等,两个世界其实是一个梦想。世界看似是分割的,但背后其实是相通的。思考门为什么虚掩?是有意留门,还是本就无门?搞懂其中的玄妙是文章立意高下所在。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