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都以为是才智成就了科学家,他们错了,是品格。”下列名言与这段话在含义上一致的是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不学礼,无以立”

D.“是非之心,智也”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命题依据]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个人品德上,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的强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著践履。个人品德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实践性。其二,综合性。其三,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中关于努力锤炼个人品德的理解。 (2)本题通过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来考查品德和才能的关系。 (3)A项出自《苟子·修身》,意思是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B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阐述的一个重要观点,这句话的意义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也就是说,德与才比起来更重要,和本题题干中的观点相同。C项是孔子的《论语》中的一个观点。《论语》有这样的记载:“子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便引出了“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不学习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礼会。讲述礼仪对人的重要作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是孟子的“四端说”。孟子把智看成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