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金属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金属。

(1)铝、铁、铜是常见金属.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序号)。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合金的是      (填序号)。

(3)汽车在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取一定量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下列做法能达到上述结果的是           (填序号)。

A.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B.2.4g镁、6.5g锌、5.6g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足量的镁、锌、铁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比为2:2:3

D.足量的三种金属与等量的稀盐酸反应.

答案

(1)②;(2)A;(3)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4)BD

题目分析:(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用铜制成各种炊具,是利用它的良好的导热性;故答案为:②;

(2)根据合金的判断方法考虑。钢铁是铁的合金,玻璃是硅酸盐材料,橡胶轮胎属于合成材料,羊毛属于天然材料;

(3)盐酸除锈的反应物是氧化铁和盐酸写在等号的前边,生成物是氯化铁和水写在等号的右边,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把铁锈反应掉,盐酸继续与铁反应,反应物是铁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亚铁和氢气,用观察法配平,氢气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所以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4)A、相同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镁产生氢气最多,锌产生氢气最少,故A错;

B、假设Fe、Mg、Zn 三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都是2g,设参与反应的Fe的质量为x,Mg的质量为y,Zn的质量为z,则

Fe+2HCl=FeCl2+H2↑,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

56            2    24              2     65              2

x             2g    y               2g     z              2g

根据,解之得:x=56g;根据,解得y=24g;根据,解得z=65g,故Mg、Zn、Fe的质量比为:24g:65g:56g=24:65:56,因此B正确;C、由于产生的氢气是盐酸中的氢离子,消耗的盐酸不相同,产生的氢气也是不相同的,故C错;D、因为产生氢气的是盐酸中的氢离子,故参与反应的HCl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就相等,故D正确,故选BD。

阅读理解与欣赏

乡村的风

①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②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③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④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⑤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

⑥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风是乡村的魂”,请联系全文,分要点概括回答。(6分)

小题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

②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

小题3: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3分)

小题4:作者借“乡村的风”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要点加以概括。(3分)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