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声门旁型癌也称贯声门癌或跨声门癌,是指()。

A.原发于声门区的癌肿,侵及声门上区和声门下区

B.原发于室带的癌肿,向下侵及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C.原发于喉室的癌肿,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和声门区

D.原发于喉室的癌肿,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E.原发于室带的癌肿,跨越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和声门区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声门旁型癌是尚在探讨的一种类型,UICC组织尚未确认。它是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跨跃两个解剖区域即声门上区及声门区,以广泛浸润声门旁间隙为特点。癌在黏膜下浸润扩展,早期可无症状,当出现声嘶时,声带常已固定,而喉镜检查仍未能发现肿瘤。肿瘤易向声门旁间隙扩展,侵及甲状软骨。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传统观点认为,藏文是松赞干布时代由吞弥·桑布札仿照古代梵文创制的,出现在距今1300年左右。考古专家最新研究发现,藏族有文字的历史可能不止1300年。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藏工作队负责人赵慧民介绍,考古工作者在距今已有1275年历史的西藏朗县列山墓群中发现长1米左右的条形木构件,上面有用墨写的单个字母。这些字母与现代藏语中的元音字母相似,字体较为成熟。
赵慧民猜测,木构件上的文字是区别于吞弥·桑布札所创文字的另一种成熟文字。他说,早在吐蕃时期,藏族可能就有了自己的文字。
西藏文献中多见吞弥·桑布札创造文字的说法,可《善逝佛教史》中记载:“参据蕃语实际,乃创三十字母及四元音”,专家据此推测藏民在吞弥·桑布札之前,已经在使用文字了。
赵慧民说。藏文是藏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并不只是个人的创作。早在吞弥·桑布札创造现今通用的藏文前,藏族文字可能就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到了吐蕃时期则在字体、文法、发音上经历了较大变化。与他观点相似的还有西藏著名民俗学家、西藏大学客座教授赤烈曲扎。他说,在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教徒撰写的大量史书中,藏文起源被认为距今4千年以前。当时人们使用一种叫“玛尔文”的文字。另外,苯教初期还使用一种叫象雄文的文字。据该教典籍记载,苯教的创立至少已有8000年历史。
他说,“玛尔文”当时仅在王室成员间和祭祀中使用,由于缺乏群众基础而导致最终消亡;松赞干布时期“崇佛灭苯”,几乎烧掉了所有苯教经文,象雄文字最终也成为千古之“谜”。
另据考古发现,吐蕃时期的石碑、敦煌出土的藏文史书、钟文中有很多文字也与吞弥·桑布札创造的文字写法不同。
赤烈曲扎说,如果吞弥·桑布札之前没有文字,如果仅靠口头相传,史书对吐蕃时代前苯教、42个部落以及松赞干布之前32代赞普的历史不可能记载得那么详尽。语言和文字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吞弥·桑布札创字的说法“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事实”。
他认为,出于宗教派别斗争和对佛教的崇拜,藏族先辈们认为藏族文字是从吞弥·桑布札创字的传统认识,事实上,现代藏文很可能是吞弥·桑布札在梵文和已有藏族文字基础上,进行了创造、补充和整理完善的。

根据原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象雄文字仅在王室成员间和祭祀中使用

B.松赞干布时期“崇佛灭苯”导致了象雄文字的失传

C.在列山墓群中发现的文字是吞弥·桑布札所创的一种成熟文字

D.早在吐蕃时期,藏族就有了自己成熟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