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心脏听诊内容不包括()。

A.心律

B.心率

C.心音和额外心音

D.心界

E.心包摩擦音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解题思路] 心脏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和额外心音、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而心界是心脏叩诊检查的内容。

[命题规律] 考查“心脏的听诊内容”。重点掌握。

[知识拓展] 各瓣膜区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收缩期杂音

(1)二尖瓣区:杂音可分三种。

(2)三尖瓣区:杂音可分两种。

①相对性: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右室扩大引起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产生杂音。听诊特点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相似,但杂音吸气时增强;呼气时减弱。此杂音随右室增大可传导至心尖区,易误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②器质性;三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极少见,杂音特点与二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相同。

(3)主动脉瓣区:杂音可分两种。

①器质性:多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为喷射性、吹风样,杂音呈菱形,与第一心音之间有间隔,不掩盖第一心音,性质粗糙;常伴有震颤,杂音顺血流方向向颈部传导。伴A2减弱。

②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病等。听诊特点是杂音较柔和,一般无震颤;杂音常可沿胸骨右缘向下传导,常有A2亢进。

(4)肺动脉瓣区:杂音可分三种。

①功能性:多见,尤以健康儿童或青少年常见。听诊特点为柔和、吹风样杂音,音调低,不向远处传导,卧位时明显,坐位时减轻或消失。

②相对性:在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时,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出现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而产生此杂音。其特点与功能性杂音略同。

③器质性:见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喷射性,响亮而粗糙,强度为3/6级或3/6级以上,呈菱形,常伴有震颤,P2常呈弱并有S2分裂,向上下肋间、左上胸及背部传导。

(5)其他部位

①室间隔缺损时,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强度3/6缓以上,常伴有震颤,向心前区传导。

②室间隔穿孔时,杂音突然出现,听诊特点与室间隔缺损大致相同,且常伴有奔马律。

2.舒张期杂音

(1)二尖瓣区

①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最响部位在心尖区,时期为舒张中晚期,性质为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音调较低,较局限,不向远处传导,常伴有震颤及S1增强,杂音前可有开瓣音。这些特点是确定二尖瓣狭窄极为重要的根据、

②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现代研究表明,左室盘容量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此杂音应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杂音相鉴别。

(2)三尖瓣区:舒张期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亦为隆隆样,吸气时增强。可见于三尖瓣狭窄,但极少见。

(3)主动脉瓣区:主要见于风湿性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性心脏病。听诊特点是杂音呈递减型,舒张早期即出现,性质为叹气样,胸骨左缘第3肋间听诊最清楚,向下传导,可达心尖区,坐位前倾更易听到,呼气末屏气时杂音增强。

(4)肺动脉瓣区:器质性病变(先天性、风湿性);引起者少见,多由于肺动脉扩张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产生舒张期杂音。听诊特点是:杂音呈递减型,性质为吹风样或叹气样,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诊最响,向第3肋间传导,平卧位及吸气时增强.此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3.连续性杂音 是由同一异常血流引起,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听诊的特点是杂音从第一心音后不久开始,持续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蜂在第二心音处,呈大菱形杂音,第二心膏常听不到。杂音性质粗糙、响亮而嘈杂,类似旧式机器转动时的噪音,故又称机器样杂音或Gibson杂音。杂音最响部位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向上胸部和肩胛间区传导;常伴有震颤。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时,杂音产生的机制和特点与动脉导管来闭基本相同,但杂音听诊位置较低,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此外,连续性杂音还可见于动静脉瘘及主动脉窦瘤破裂等。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