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甲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的规定,对甲()。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可以假释但不能减刑
D.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将减刑和假释的适用条件结合起来考查。减刑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规定,上述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劳动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本题中甲被判处有期徒刑,根据题干描述其行为符合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即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故甲可以适用减刑。而假释有两条禁止性条件,即在两种情况下,不能适用假释。一是累犯不能假释。二是因故意杀人、强 * * 、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注意在第二种情形下,即使犯罪分子日后被减刑,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在本题中,甲因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符合上述禁止性条件,故不能适用假释。所以答案选B,对甲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考生在备考时,应细致掌握像累犯、自首、立功、缓刑、减刑、假释的成立条件,不要混淆,相信无论在选择题还是在主观题中都会有所涉及。要明确了解,减刑只是刑种限制而没有犯罪种类的限制;而缓刑则是有犯罪种类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