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典是()。
A.北魏律
B.曹魏律
C.晋律
D.唐律
参考答案:C
解析:
“五服”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确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制度。古代服制把亲属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晋律》第一次将“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于是,服制不仅被用来确定婚姻、继承、赡养等关系,而且也作为亲属相犯施用刑罚轻重的原则。答案选C。值得考生注意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许多中国法制史的“第一次”。为便利考生应考,本书特别总结了这时期的许多“第一次”:
(1)《曹魏律》中“八议”入律;
(2)《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的法律制度;
(3)《北魏律》、《陈律》正式规定了“官当”制度;
(4)《北齐律》首创《名例篇》的法典篇目,确立“重罪十条”,为后世之“十恶”所本;
(5)西魏编订的《大统式》是历史上最早以“式”为形式的法典;
(6)北齐始将廷尉改为大理寺,作为中央司法机关;
(7)北魏始定制以死、流、徒、鞭、杖为五刑,初步形成了以劳役刑为中心的五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