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40岁,因“左侧小腿胀痛3个月”来诊。患者左小腿胀痛,夜间明显,劳累后加重。有时会有左小腿红、肿、热、痛等表现反复发作。查体:患者左小腿较对侧增粗,局部有明显压痛,周围皮肤软组织无明显炎症表现。X线检查示左胫骨骨皮质呈弥漫性增生硬化,骨密度增高,骨密质增厚;胫骨骨干呈梭形增粗,无骨膜反应,骨内膜增生,骨髓腔狭窄。

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B.右膝软组织感染

C.硬化性骨髓炎

D.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E.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F.膝关节结核

答案

参考答案:C

问答题
问答题

材料1 劳动保障直接关系亿万劳动群众切身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好劳动保障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自《经济日报》 材料2 到2001年全国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接近1.4亿人,实行养老基金社会化发放的离退休人员 3 121万人,基本做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1999年我国全面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到2001年底,全国97%的地级市已启动基本医疗保险机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提出了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起全国推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到2002年一季度末,全国增加失业保险人数已达1亿多人。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3 在社会保障领域内的三大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中,目前中国失业保险虽然做到了基本覆盖,但其覆盖人群仅仅是在正式单位工作的人,那些真正需要保障的弱势人群却被排除在外。医疗保险的覆盖率甚至比养老保险还要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03年底,参加全国医疗保险的人数仅占城镇人口的20%,而农村只有不到10%的人口能够享受到合作医疗的保障。为了应对中国老龄化高峰的来临,弥补将来可能发生的支付缺口,2000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目标是五年内规模达到1万亿元。但远水难解近渴。如果根据联合国所确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可中国有80%的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险。 ——摘自《经济观察报》 请根据材料回答: (1)分析材料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 (3)结合材料说明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