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正铲挖土机的挖土特点是()。

A.前进向上,侧向卸土

B.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C.正向挖土,侧向切土

D.前进向上,强制卸土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挖土机分为正铲、反铲、拉铲和抓铲四种,每一种都具备各自的挖土特点和适用范围,考生一定要区别开来。

综合题

(共2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是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成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同年,阿姆斯特丹银行诞生。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超过20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以山东为例(1368~1949)》

材料三 : 经过一段时间,工业化先在印度,然后在日本,最后在中国,都得到亚洲人和西方人的强劲推动,尽管这种推动在东南亚来得较迟。同技术进步至少同样重要的是引进了19世纪西方式商业和工业组织机构,如银行和合股公司,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更重要的是亚洲人民族身份意识的觉醒,这使他们与殖民地征服者对立起来。

——罗兹·墨非《亚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荷兰在商业活动中的创新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外来作物的引进对中国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所说的“它们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覆灭”?(6分)

问答题

甲公司2004年、2005年发生下列一系列投资业务,资料如下:
(1)2004年1月5日,购买A公司发行的股票600万股,成交价为每股15元,另付税费 8万元,作为长期投资并采用成本法核算。
(2)2004年2月1日,购买B公司当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作为长期投资,面值为100 31
万元,票面利率6%,2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实际支付价款101万元,其中包括税费0.5万元(计入当期损益),年末计提利息。
(3)2004年3月16日,A公司宣告分派2003年度现金股利每股0.2元。
(4)2004年4月16日,甲公司收到A公司宣告分派的2003年度现金股利。
(5)2004年5月18日,购买C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成交价每股6元,其中买价中含C公司已宣告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0.5元,甲公司作为短期投资。
(6)2004年6月18日,收到C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
(7)2004年7月1日,购入D公司2003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作为短期投资。该债券面值1000万元,票面利率6%,3年期,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购买价为1050万元,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2004年上半年债券利息。
(8)2004年7月10日,收到D公司2004年上半年债券利息。
(9)2004年12月31日,计提B公司的长期债券投资利息。
(10)2005年1月10日,收到D公司2004年下半年债券利息。
(11)2005年2月21日,C公司宣告分派2004年度现金股利每股0.4元。
(12)2005年3月21日,收到C公司宣告分派2004年度现金股利。
(13)2005年6月1日,转让持有D公司的全部债券,收到价款1200万元。
(14)2005年6月18日,转让购买的C公司的股票60万股,每股市价5元,另已支付手续税费2万元。
(15)2005年12月31日,B公司的债券到期,收到债券的本息。
要求:根据上述投资业务编制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