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场地由淤泥质黏土、黏土和砂卵石三层岩土组成,淤泥质黏土厚4.0m,γ=16.8kN/m3,黏土厚7.0m,γ=19.7kN/m3,固结系数Cv=1.6×10-3cm2/s,回弹指数Cc=0.05,压缩指数Cc=0.2,孔隙比e0=0.72,砂卵石层厚4.0m,γ=20kN/m3地下水位在地面下4.0m,若各土层完成固结后开挖深4.0m的大面积基坑,待坑底土层充分回弹后建造房子,基底下附加压力分布σA=120kPa,σB=60kPa,计算基坑A点的最终沉降量接近()

A.160mm

B.170mm

C.90mm

D.50mm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先期固结压力

PCA=16.8×4=67.2kPa

PCB=67.2+9.7×7=135.1kPa

PCC=135.1+10×4=175.1kPa

基坑开挖后自重压力

PA=0

PB=9.7×7=67.9kPa

PC=67.9+4×10=107.9kPa

先期固结压力大于现有自重压力,PC>p,

属超固结土,

黏土层的先期固结压力、自重压力和附加压力的平均值

点评: (1)计算超固结土的沉降时,由原始压缩曲线确定压缩指数Cc;由原始再压缩曲线确定回弹指数Ce

(2)当有效应力增量△P>(Pc—P)时,土层孔隙比变化为两部分之和,第一部分相应的有效应力由现有自重压力P增至先期固结压力Pc的△e1,第二部分相应的有效应力由Pc增至(P+△P)的△e2,因而得到以上计算沉降

公式;

(3)公式中Hi、eoi—土层厚度和原始孔隙比;

Cci、Cci—土的回弹指数和压缩指数;

Pei—先期固结压力;

△pi——附加压力。

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