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的内部结构有哪些主要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小脑总体积约占整个头颅的10%,然而其所含的神经元数量却超过全脑神经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小脑表面是灰质,深部是白质,白质呈树枝状分叉。灰质从外向内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及颗粒细胞层。白质中由外侧向中线有四对神经核,即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蚓部通过顶核、中间部通过中间核、外侧部通过齿状核与大脑皮质和脑干的不同区域发生功能联系。小脑的功能具体如下。
(1)前庭小脑(原小脑):此部主要接受来自同侧前庭神经节和前庭神经核发来的纤维,经小脑下脚进入小脑。其传出纤维主要是回到同侧的前庭核,通过前庭脊髓束和内侧纵束影响支配躯干肌的运动神经元。借此途经,前庭小脑可调整由于各种前庭刺激引起的肌紧张变化,维持身体的平衡。
(2)脊髓小脑(旧小脑):这部分小脑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包括脊髓小脑前束、后束,脊髓小脑吻侧束和楔小脑束)的纤维,即将运动过程中身体内外各种变化着的信息传入小脑。这些信息也经网状结构及其他一些核团(如与三叉神经有关的脑神经核)传入小脑。身体各不同部位在脊髓小脑皮质中有不同的代表部位,即存在有一定的躯体定位关系。脊髓小脑的传出纤维经顶核和中间核(球状核和栓状核)离开小脑。其中,发自蚓部皮质的纤维经顶核接替后投射到前庭神经核和网状结构,通过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及网状脊髓束支配同侧前角α和γ运动神经元,控制运动中的躯干肌和肢体近端肌肉的张力和协调。发自半球中间部皮质的纤维在中间核接替后经小脑上脚投射到对侧红核。一部分纤维越过红核止于对侧丘脑腹外侧核,由此厚投射到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这样,红核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分别经过红核脊髓束和皮质脊髓束影响同侧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肉的张力和协调。
(3)大脑小脑(新小脑):此部皮质接受来自对侧脑桥核经小脑中脚发来的纤维,即接受来自对侧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特别是额叶和顶叶)的信息。新小脑的传出纤维经齿状核接替后,组成小脑上脚的主体,绕过红核投射到对侧丘脑腹外侧核(VL),再由此投射到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皮质脊髓束经锥体交叉返回同侧脊髓前角,控制运动神经元的活动。通过这一环路,大脑小脑的功能主要是影响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包括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