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1)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①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填写有关含碳物质的对应特性。
物质用途 | 金刚石切割玻璃 | 石墨作电极 | 活性炭净水 |
对应特性 |
A.液态二氧化碳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
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
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今年砷中毒事件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砷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一种氧化物俗称砒霜,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8HCl+4Zn=4ZnCl2+3H2O+2As+H2↑。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该化学方程式。
(3)溶液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图一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 甲 | 乙 | 丙 |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
A.大于40℃ B.小于40℃ C.等于40℃ D.无法确定
(1)① 硬度大 导电性 吸附性 ② AB
③ CO2 + 2NH3 CO(NH2)2 + H2O ④石油 不可再生
(2)非金属 As2O3
(3)①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固体逐渐增多 ②A
题目分析:(1)①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硬度大;石墨作电极是利用导电性;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吸附性;②A、液态二氧化碳会直接汽化,不会留下任何的残留物,故常用于扑灭档案资料、贵重仪器、设备的失火,正确,B、二氧化碳可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C、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时吸热,降低了温度,使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故选AB;③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H3 CO(NH2)2 + H2O;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砷的偏旁部首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不能推出As2O3
(3)①根据溶解度曲线,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甲的变化趋势比乙更大,而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根据乙的溶解现象,所以甲的现象是: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而丙有晶体析出,故固体逐渐增多;②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则t2对应的温度大于40℃,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