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做山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宁愿做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想法。

要求:

(1)自拟标题

(2)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少于800字

答案

安逸与磨炼的对话

有一天,安逸悠闲自在、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上。四周一切的生灵是那么盎然生机。柳条抽芽了,天空湛蓝,花儿争先恐后地怒放,小鸟立在枝头嘤嘤成韵。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怎能不让人想出来溜踺溜踺,欣赏这美好春光?当然也有不被这美景所倾倒,依然一如既往地在刻苦训练的磨炼,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着,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是风驰电掣还是冰天雪地,因为磨炼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之后。

安逸就这样一直走着,一路上乐不思蜀的样子,让路人看了突生羡慕。突然,安逸脸色大变,原来是安逸碰到了他的冤家磨炼,看来今天安逸又要和磨炼来一场唇舌大战了。

安逸大声呼喊说:“磨炼兄弟又在刻苦锻炼呀!像你这样苦熬,何时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啊?为什么不出来悠闲悠闲?”

磨炼没搭理他,只是默默地干着自己手头的事。四周一片寂静,人一般都说寂静是暴风雨即将到来的征兆。安逸最讨厌别人这样了。

于是,安逸气愤地说:“你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多少人因为经受不住挫折与磨难而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的还甚至误人歧途……”

磨炼开口回答说:“你说的这些是事实,但人生总是要经受一点磕磕碰碰,不可能是一辈子都一帆风顺。也许有人因磨炼而失去信心,但也不缺乏有识之士,经过磨炼之后变得坚强、勇敢,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安逸听后不服气,赶紧说:“凡事都讲究证据,你有吗?你有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些吗?”

磨炼毫不畏惧地说:“你还记得《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吗?他是十九世纪中期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有着无人能及的音乐天赋,可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赋予了他音乐天份,同时也让他的耳朵失聪。耳朵是欣赏音乐的媒介,失去了听觉,无疑是对贝多芬最沉重的打击。那么贝多芬的结局如何呢?他不但克服了这些困难,经过一番磨炼之后,他还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曲作,如《英雄交响曲》、《生命交响曲》等。”磨炼最后语重心长地对安逸说:“虽然人人都向往你安逸般地生活,但你想过没有,在这之前,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安逸听完后无地自容,非常羞愧,他没有再强词夺理,只是静静地离开了。

结束语:人生道路崎岖不平,充满荆棘,但你若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必经之路,失败不是问题,怕的就是你没有毅力。浮生若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题目分析:

山林中的大树与大海中的扁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前者是指在一个相对安逸、竞争范围小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让心境淡然,恬静,也可能更容易取得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小成就;是一种“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人生价值观。

后者是指在危机重重,惊涛骇浪的生活海洋中,不可避免地让我们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平凡渺小与脆弱。面临的生活各种压力和不确定性,我们也许会绝望、胆怯、迷盲、无助,但我们可以获到深山老林中难以企及的胸怀、境界、视野。

任取其一即可。但要注意:一定要有观点和立场,不可二者均力,观点应统一,不能割裂。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