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脑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丘脑又称背侧丘脑,位于下丘脑的背侧和上方,两者间以第三脑室侧壁上的下丘脑沟为界。背侧丘脑由两个卵圆形的灰质团块借丘脑间黏合(中间块)连接而成,其前端的突出部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称丘脑枕。
在背侧丘脑灰质的内部有一自外上斜向内下的“Y”形纤维板——内髓板将背侧丘脑分为三部分。在内髓板的前方,两分又部之间的区域为前核;在内髓板内侧者为内侧核;在内髓板外侧者为外侧核。在上述三部分内含有多个核团。其中,外侧核分为背、腹两层:腹层由前向后分为腹前核、腹中间核和腹后核,腹后核又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此外,在内髓板内有板内核,在第三脑室室周灰质内有正中核,在背侧丘脑外面尚有薄层的丘脑网状核。
背侧丘脑核团可归纳为三类:①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包括正中核和板内核等,在进化上比较古老,接受来自脑干网状结构的纤维,传出纤维主要至皮质下结构,如下丘脑和纹状体。②联络性核团,包括内侧核、外侧核的背层及前核,接受多方面的传入纤维,与大脑皮质的联络区有往返纤维联系。③特异性中继核团,包括外侧核腹层的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外侧核)和腹后核。其中,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和自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上述传入纤维在腹后核中有严格的定位关系,即传导头部感觉的纤维投射至腹后内侧核;传导上肢、躯干和下肢感觉的纤维由内向外依次投射至腹后外侧核。腹后核发出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感觉区。腹中间核和腹前核主要接受小脑上脚、纹状体和黑质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区。
背侧丘脑的功能一方面是皮质下感觉的最后中继站,并可能感知粗略的痛党。在背侧丘脑受到损伤时将导致感觉功能的障碍以及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等症状。另一方面,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作为大脑皮质与小脑、纹状体、黑质之间相互联系的枢纽,实现对躯体运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