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穿过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来不及发出一声欢呼,就变成了一条冰鱼。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

勇于逆流而上固然值得钦佩,但无目标的勇敢也只是徒劳,唯有做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方能成功(开门见山提论点,观点公允,意赅言简,且扣题紧)

就像材料中老者所说的:“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联系材料单刀直入,直指论述的关键)是啊,材料中的鱼儿勇于逆流而上,确实值得我们钦佩,但我们不妨多想一下,它逆流而上是为了什么?我想,它可能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如果它能把自己身上伟大的精神分给智慧一半,做一条既伟大又聪慧的勇者之鱼,结果可能会是柳暗花明的一片新天地。

说到勇于逆流而上的智者,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就不得不提在世人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今天,他却勇于逆流而上,远离政治而专心于自己的研究在信息科技最为发达的美国,他却以一个电脑盲的身份迎难而上,克服重重困难,用一笔一画完成了自己的一切设计靠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靠着常人难以付出的辛劳,以及常人难以超越的毅力,即没有赶上时代脚步,他仍不失为一位勇于逆流的智者。

所有智者的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智慧要让自己的目标来诠释。

当年,刘若英被一位著名音乐人评价说:“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样不漂亮,我看你很难在歌坛里发展”之后,刘若英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勇于逆流直上她为别人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时间表,她替歌手拿演出服装……别人问她为什么,她说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路上,风雨在所难免,但她确实是一位智者,一位勇于逆流而上的智者!终于有一天,她用微笑站在了自己的舞台上,用并不惊艳但十分温暖的嗓音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她也因此被评为“最具真实感的歌手”她成功了,她的勇于逆流而上没有白费,因为在她下决心前,早已有了自己的目标,当有目标的那一刻起,成功也早已向她靠近。

当今这个社会,勇于逆流而上的人少之又少,而做一位有目标并勇于逆流的智者更是不易写到这里,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要怎么去做了。

逆鳞遐想

如文提示,一条逆流而上最终被冻死在高原上的鱼,如何?年轻人会感叹说,老者会叹息说我想,都不重要相比缥缈于海洋里的同类,能有后世之人为之慨叹,却也是这条鱼的无尚荣耀吧!即使,代价是死亡(否定之后再肯定,观点因此脱颖而出,更令人惊叹令人击节)

当然,鱼儿怎么想我不知道,我也无从断定它逆行为何我只是忽然觉得,自己就好像这尾逆流而上的鱼,在生命、在社会的洪流里正奋力摆尾而上(通过联想展开下文,因鱼而己,又由寓言而社会人生)

不安现状地生活着,我偏执地想要做像作家池莉一样的独行侠看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却也无一例外地向着同样的目标——同一个地方攀爬对于不择手段!我实在是害怕,怕我在这生活的大染缸里换了自己原本的色彩(作者清洁自守的形象在这个比喻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我在想:是不是这条鱼儿也像我一样,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抓进了渔网,害怕自己也被做成鱼罐头码放在超市的货架上?于是,它准备逃离,向着最高的高原上……

或许是我小气了,又怎能懂得这倔强的鱼儿怀揣“金鳞岂是池中物”的雄心壮志呢?心中有一种仰望,向着自己最高的梦想激流又如何?逆行又怎样?只为梦想的一抹流光,无畏地逆行而上!(整齐的反问、流金的梦想、执著的信仰与高昂的情感,带给我们一种至上的崇高美)我错了,我实在是错了!若想在生命的长河中有自己的信念,岂是逃避所能够达到的?这鱼儿,又如何不是要为自己的信念背向了集体,背向平凡呢?拥有万人沉醉我独醒的坚毅,也要有为自己开拓未来的勇气真正的,金鳞岂是池中物!

当然,鱼儿的结局是悲惨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死是有价值的!千万条鱼儿中能有如此一尾坚毅勇敢的逆鳞,敢于挑战“规则”,敢于藐视“信条”,又怎能不令人称赞,令人为之颂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世俗化的社会里,又有几人清醒几人醉呢?)

椎及当今社会,却又能有多少尾如此的逆鳞?(转思自己,也不得不令人汗颜)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这种毫无涟漪的“平静”生活不!不能这样说!应该说是都习惯了追逐所谓的“名”与“利”的生活,却再难有一条不甘“主流”的鱼儿了人们因循地生活着,一次次走过别人脚下的路,又一次次重复着别人的生活如此而已,生活轻微得没有一丝涟漪

不如学做一尾逆鳞吧!只为心中的信念与追求,摆脱社会的俗套,选择在社会颓废的洪流里逆行而上或许,在那大河的源头处,有一个清新的世界!

题目分析: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材料作文题,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可先正反多项立意,然后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

1﹑从肯定角度立意:

可贵的探索精神 

韧的赞歌 

重在过程 

④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⑤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2﹑从否定角度立意:

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 

不能盲目的追求 

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 

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 

⑤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