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12年9月到2013年3月,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A图的中东部区域2012—2013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6分)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4分)、
(1)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保水性差;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植被覆盖率低,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6分)
(2)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汇水面积大。(4分)
题目分析:
(1)灾害严重程度主要从自然异变和受灾体两方面来分析。旱情严重从自然异变来分析除降水因素以外就是地表严重缺水。A图的中东部区域属于云贵高原地区,地形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岩层多裂缝,地下多溶洞,保水性差,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空气干燥,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地表严重缺水。从受灾体来看,该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依赖性大,该地区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差,抵御旱灾的能力弱。
(2)淮河流域之所以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与淮河流的水系特征密切相关,水系特征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水系特征又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从图上可以看出淮河流的水系特征。该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流域汇水面积大;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发达,北岸支流长又多,呈羽状排列,水流缓,南岸支流短又少;干流流程短,淮河没有天然的入海口,洪水期排水不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