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2011年9月26日,山西校车发生事故,7名初中生死亡;2011年11月16日甘肃庆阳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20人死亡,18名幼儿园学生,44人受伤。2011年11月26日辽宁校车事故,35名孩子受伤。农村校车事故频现,引起全社会对农村校车安全的高度关注,国务院 * * 温 * * 曾指出,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配备最好的车辆和最好的司机,实施最好的交通管理,为孩子们建起安全”绿色通道“。搭建”绿色通道“,在当下的农村地区,显得尤为紧迫。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车幼儿、学生的人身安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调查研究,总结一些地方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针对保障校车安全亟须从制度上解决的主要问题,起草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

(1)请你说说国务院起草《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切实保证校车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上下学途中应当如何做好自我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保障乘车学生的人身安全。

(2)①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②政府:要加大对校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③社会: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法车辆,要树立校车优先的交通意识;④企业:要加大对校车的生产制造力度,保证校车本身的安全;⑤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校车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监督检查;⑥校车司机:要遵守交通秩序,树立安全行驶的意识;⑦学校: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车的使用;⑧家长:要对学生尽到监护的责任。⑨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乘坐超载车辆,不乘坐无载客手续的车辆,如发现超载车辆或无载客手续的车辆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3)①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向行车;②不追赶公交车,不在公交车上大闹;③不坐超载车;④不坐无证驾驶车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一)我们想把思想作为条理系统,也很不容易。写的时候,有时觉得千头万绪,纷如乱麻,丕知怎样才能理出一个纲领来;有时思潮汹涌,争先恐后地要一齐倾泻纸上,不知先写哪一句为是;有时思想主旨,有似断了络索的井底银瓶,再也钓它不起;有时找不到中心点,像人入太空,失去了重量,轻飘飘地没法落脚。苦思良久,好容易思想上了轨道了,又好容易能顺利写下去了;又好容易一篇文章脱稿了。自己再来读读:这一句话意又过于晦涩,应涂去另找显豁些的。那一句又重复了,爽性给删了去。这一段文字应该放在后面或中间,才不致显得脚轻头重,那么来移置一下吧。那一段文字好像是孤立的,与全篇不能连贯,还要加上几句,或点窜一下,文章的脉络才得贯通,删改了又删改,琢磨了又琢磨,虽不能臻于“毫发无遗憾”之境,大体上总算可以见人了,这才誊清以为定本。
(二)写过以后,自觉平日游积脑中的思想,借笔墨的疏导,竟变成了一股活泼的泉源,未成形的思想,居然取得五官百骸,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婴儿。其轻松愉快,必有不可胜言者、

根据这篇短文的内容,第二段中的“未成形的思想,居然取得五官百骸,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婴儿”寓意为______。

A.思想有了活力

B.思想有了条理

C.思想有了形体

D.思想得到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