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地域型行政区通名的是: (1)省 (2)市 (3)市辖区 (4)自治区 (5)县 (6)自治县 (7)乡 (8)镇 (9)特区

A.(1)(2)(4)(5)(7)(8)

B.(1)(5)(7)

C.(2)(5)(7)(8)(9)

D.(2)(3)(5)(6)(7)(8)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任何一个行政区必须有一个与地方行政建制相对应的名称(通名与专名)。行政建制通过行政区的通名加以反映,行政区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行政区的行政等级和行政区的性质(类型)。我国的行政区通名可分为四类:(1)地域型通名:省、县、乡;(2)城镇型通名:直辖市、市、市辖区、镇;(3)民族型通名: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自治旗、民族乡;(4)特殊性通名:特别行政区、工农区、特区、林区等。尚有准行政区的通名:地区行暑、盟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等。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教育变革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200—1500年间的大学可以说是教会和君主授予特权的师生独立团体。师生享有特殊权利和豁免待遇,即教学权、学位考试权和授予权,自治权,独立审判权。其教学须照固定的规程进行,各科教学都须按照教会审定的课本进行。1500—1650年间,在世俗 * * 领导之下,实现新教教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理想,各地争分夺秒地建设新的教育机构。在1650—1800年间,教育急剧地世俗化和现代化。研究自由和教学自由已成为人所公认的原则,旧日根据标准教材照本宣科的方法已被学术报告所代替,教授要讲述具有创见性的科研成果,就非如此不可。

——(德)F·鲍尔生著《德国教育史》

材料三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八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德国教育不断进行着哪些变革?概述促进这些变革的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