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11月28日,江苏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该馆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由1∶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复制名建筑之风,常见的操作是微缩复制,华西村财大气粗,原比例复制,对此网民纷纷感慨“生猛”。
注:华西村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村庄。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复制遭吐槽,花钱需慎重(摘自网络)
在山寨了长城、 * * 、人民大会堂之后,霸气外露的华西村,又1比1地将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等搬到了自家村儿里。假故宫似乎还有让人接受的理由,毕竟,打造一个博物馆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弘扬,想想黄金大楼里面那只赤裸裸的金牛,华西村这次的大手笔也算披上了一个“文化兴村”的外衣。
回想这个中国第一村一路走来,不管是源于敢为人先的冲劲,还是如人所言打造旗帜的需要,它的赚钱能力都无可否认。但会赚钱的华西村,在富名远扬的今天,却每每在花钱上被人诟病,为什么?好像也不单单是羡慕嫉妒恨。
有这样的一句话,如何健康合理的花钱,实际上比赚钱还难。富裕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逐渐富裕的人们进行健康合理的消费。太多的现实证明,这确实很难,不仅仅是一个华西村,下到常见的那些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大到这个全世界都觉得足够富裕的国家,都是一样——手握钞票给人送钱的时候,都还要受着钱多人傻的鄙夷。
这个打着文化旗帜的博物馆,对于一向霸气外露的华西村,其实也无非两个作用。一则同之前被津津乐道每年电梯都能赚500万的金塔一样,也只是华西村发展旅游业的又一个招牌。但恐怕华西村的掌舵者从来没想过:来这里旅游的人们究竟要看些什么,是山寨的长城故宫,还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新农村?若博物馆真的为此意图而建,想想这钱花的冤不冤?二则千万别提文化,不缺钱的华西人去北京看看故宫长城,或飞美国去看看白宫恐怕都不是什么难事儿,有没有必要非得花钱在家门口山寨一个,真不堪一问。真想让村民后代多沾上点文化气息,还不如复制一个北京国家图书馆。挖到骨子里看,山寨来的故宫在这里,除了充当赚钱工具,也就只能好比暴发户家门口的石狮子,土的掉渣的镇宅炫富罢了。
华西村肯一掷千金去“复制”故宫,倒不如费点心思,把本村六十年代至今的发展变化搜集整理,办一个“华西村发展历程”的展览,做这样的博物馆展览,岂不是货真价实、独一无二,用自己的文化丰富人类的历史,教育子孙后代,这难道不比重金制造的山寨来的更真实更有意义吗?
题目分析:此则材料属于叙事性材料,考生可以先归纳出基本事件“经济发达的华西村原比例复制故宫”。“故宫”代表“古文化”,暗示了古文化传承与否,如何传承的问题。从“财大气粗”和“生猛”两个词都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并非褒扬,这里具体涉及到的就是钱怎么用、用到哪的问题。因此,这个材料有三个正确方向,一个是从经济上看,金钱的问题;另外一个是从文化上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复制即为传承?)还有一种立意就是两者结合,物质丰富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