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与友行:                  尊君在                

而去:                  元方入门不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小题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节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友人是个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3分)

小题4:请你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4分)

                                                                                          

                                                                                          

答案

小题1:约定   通“否”,不在家   丢下   回头看

小题2:(1)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待就走了。

(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

小题3:语言粗俗,暴躁、易怒     有错能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4:示例: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作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小题1:

题目分析: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一定要联系句子意思,注意通假字的使用。

小题2:

题目分析:注意翻译第(2)句时注意“下车引之”: 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是根据人物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解此题时要认真阅读短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小题4:

题目分析:从学过的或课外阅读的古代少年机智故事中,选择两三个写出即可。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