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朝的胡旦,写文章言辞机敏善于藻饰,在他那个时代很受推崇,曾担任修史官。一天,史官们在一起商议为朝中一位公卿作传,但是那位公卿出身微贱,早年曾经靠杀猪卖肉为生。史官们觉得如果为这位公卿的这段早年经历避讳,则有违史笔,而照直实录则又怕对他不恭敬,因此犯难而迟迟没能动笔。于是他们去请教胡旦。胡旦说,这容易,何不如此写来:“那位公卿年少用刀杀伐之时,就表现出了主持天下大局的远大志向。”在场的史官们一听,无不为他的言辞所折服。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学会说话(摘自网络)
学会说话,非常容易;基本上两岁以上的孩子都会说话,但是学会说别人受听的话,可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我们常常不会说话,确切的说是不会实话巧说。在生活中,学会说让别人爱听的话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是不容忽视的。台湾著名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的确,“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生活中,有些人拥有一张烫金的文凭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工作能力也极强,但是就因为不会说话,或者是不会说别人爱听的话,结果总是让自己活在气喘吁吁的感觉之中;相反,有些人没有文凭,工作能力也一般,但是就是一张好嘴,结果做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这种对比,不是简单的,而是无数事实证明的金科玉律。说话的艺术往往不是从道听途说中得来的,而是要靠自己的一天一天地感知,才能够真正顿悟出来
我们每天和长辈朋友难免有话要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应“讲究”。可以说,在工作中“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掌握住说话的艺术。如:自己的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别人都称赞“漂亮”、“越来越年轻”之类的话,可当人家问自己感觉如何时,如果你直接回答说:“你身材太胖,不适合。”或者说:“这件衣服的颜色不合适你的肤色,装着不好看。” 这话一出口,不仅搞得当事人很不高兴,而且连原先赞美她的同事也觉得很尴尬。尽管自己说的是事实,可是缺乏艺术性和技巧性。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迷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极出错。
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说的很多话,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不注意说话艺术,往往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甚至影响团结。
经常看到一肚子学问而讷于言辞的人,也不时听见不学无术的人废话连篇。因而,交谈最根本的条件是:既要有充实而有价值的内涵,又要善于表达,使人听得痛快,而且回味无穷。所以“有话可说”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要达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不断学习,力求充实自己。
在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全部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在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文明社会,探讨学问、接洽事务、交换信息、传授技艺,还有交际应酬、传递情感和娱乐消遣都离不开口才。另外,看一个人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说话的能力。
题目分析:这一则材料就是叙述了宋朝的胡旦言辞机敏、善于藻饰的事例,从材料中提炼出以下立意:①说话的艺术;②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