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禅师,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他让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他把盐倒进一杯水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了,他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一路上他们都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在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说:“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心的舞台
人生的苦痛如同徒弟手中的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的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所以,放宽你的心胸,你的胸襟宽广了,你的舞台便增大了,你的痛苦也就随之微不足道了。
仰观历史长河之迢迢,生命的突起与陨灭渺若沧海一粟,然而能名垂青史意气风发者几人?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展抱负扬眉吐气者几许?大凡成大事立大功者均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容常人之所不能容,只有拥有宽广的胸襟方能成就伟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部《史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圣主”道听流言,使司马迁身受腐刑,但是他没有负气堕落,而是拖着残缺不堪的身躯,忍受世人嘲笑鄙夷的目光,用他广阔的胸襟接受着一切的敌意,用他的执着创下万世不朽之篇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何其壮哉!
唐太宗虚心纳下,广收谏言,方有贞观之治;崇祯心胸狭窄,道听途说,才有百姓痛哭袁崇焕,自己身挂东南枝。
拥有宽广的胸襟,意味着你能正确看待人生,壮志凌云永不颓。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虽遭官场与文场的浑水,却能独清,“侣鱼虾而友麋鹿”其胸襟之广让人钦叹。有了这份豁达,苏子意气昂扬,屡败屡战;有了这份豁达,苏子更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壮志凌云。看吧,“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拥有宽广的胸襟,昭示着你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友谊与情感,为成功铺上一条平坦大道。
昔日廉颇战功显赫,自恃甚高,蔺相如在其眼中只不过一介儒士,保家卫国靠的是他们武将血战沙场,于是他数次为难相如,可是,蔺相如并未恼怒,而是坦然受之,后来,廉颇恍然大悟,负荆请罪,而蔺相如更是诚然处之,廉颇深为其宽广的胸襟所动,两人共同携手,才有了赵国长时间的强大。
魂葬乌江的西楚霸王,不肯过江东,才有了刘邦小人得志;“既生瑜,何生亮”,狭隘的心胸让周郎魂飞荆州。今人呢?有些人对不满自己的学术主张的人,群聚而攻之;还有些人看到某些东西很流行,则发动众人而批之。当前之时代是发展之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拥有广阔胸襟,对事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你的舞台有天空大吗?但比天空更广的是人的胸怀!胸怀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痛苦就有多微不足道。
题目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用“主旨领悟法”来审题立意。同样的盐,放到一杯水里,水是苦的,放到一湖水里,就只剩下清凉了,盐的数量没有变,变的是放盐的容器。容器大了,盐就显不出咸味了。这里,老禅师是用盐来比喻人生的痛苦,容器指的就是人的心胸,人生的痛苦就如徒弟手里的盐一样,只有人的心胸宽广了,才不会时时被痛苦所困扰。由此,就可确定本题的立意了。参考立意:心胸宽广成就美丽人生,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人生痛苦狭隘始,宽容成就幸福人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