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

图一 我国近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

注: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大约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人。

表二 某市2012年人才供需对比表

 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及以上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26%57%17%
用人单位需要情况33%48%19%
表三 四川某杂志对2000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结果

首选地成都乐山凉山
72.8%25.2%2%
首选职业白领行业蓝领行业新兴行业
71%27%2%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6分)

材料二  2012年是邓 * * 同志“南巡讲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2.7万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7. 2万亿元。

(2)请结合经济学常识,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10分)

答案

(1)从图一看,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供给大于需求。从表二看,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本科生过多,专科生供给不足,就业结构不合理。从表三看,大学生有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6 分)

(2)第一,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第二,加快培育各类合格的市场主体。第三,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第四,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10 分)

题目分析:(1)本题以图表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及归纳的能力。这类型的试题并不难,只要学生仔细阅读,应该很容易概括出图表反映的信息,关键是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反映的全部信息。图一:就业形势严峻;表二: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合理;表三:就业观不正确。

(2)提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首先想到的一是市场,二是国家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现,它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也需要相关配套体系的建立。这就说明了要从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市场竞争的主体等角度来考虑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