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组织高三学生开展“美丽福建网上行”活动,要求同学们上网搜集美丽福建的素材,并在“美丽福建”主题班会上展示搜集的材料。
同学甲:福建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加快“绿色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二条主要水系水质优良,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成为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福建“清新空气游”在全国悄然兴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增加了28%。
(1)福建“清新空气游”的悄然兴起带给我们哪些经济学启示?(12分)
(2)公民应如何通过自己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助推经济的“绿色转型”?(12分)
同学乙:福建某公司,遵循生态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避免在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依托专家、教授,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蝇蛆规模化、可控化及全天候可控稳定性生产,并把蝇蛆作为新型饲料,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中,为社会提供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业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有人认为,该公司取得成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10分)
同学丙:近年来,福建省先后开展了“福建好人”、“福建最美”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乐于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的“福建最美”、“福建好人”。凡人善举,他们的事迹感动你我,感动福建。
(4)运用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评选“福建好人”、“福建最美”活动的价值所在。(8分)
(1)(12分)
①树立科学发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山清水美,推动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3分)
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3分)
③企业应着力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管理,从事绿色生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环境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3分)
④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嘤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3分)
(2)(12分)
①依法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出谋划策。(3分)
②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监督政府落实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和企业经营生产行为,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举报。(3分)
③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参与环保行动,共建美丽绿色家园。(3分)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履行义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3分)
(3)(10分)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该公司尊重规律,选择发展生态农业,这是它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4分)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该公司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三年努力,认识和把握新型饲料生产的规律,并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从面生产出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 品。(4分)
③总之,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取得成功,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2分)
(4)(8分)
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精神基础;(2分)
②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2分)
③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发展,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2分)
④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思想道德修养提供行为准则(2分)
题目分析:该题考查企业经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中 * * 精神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点,第(1)问:以福建“清新空气游”为背景,考查经济学启示,考生要注意仔细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从对国家、企业、消费者几个角度组织其答案。第(2)问: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措施类试题,考生可以从依法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等角度进行作答。第(3)问:考查哲学生活知识,角度是客观规律,考生首先要注意从规律的客观性方面分析该公司取得成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但同时又要看到尊重客观规律还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二者结合起来。第(4)问:该问属于文化生活知识点,角度比较明确,是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分析评选“福建好人”、“福建最美”活动的意义,考生可以从提高民族素质奠定精神基础、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为人们思想道德修养提供行为准则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