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一名疑患精神病的男子在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挥刀乱捅,造成8名小学生死亡。4月28日,广东湛江市雷成第一小学发生血案,一名男子冲进校园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1名教师。

材料二:针对近期接连发生的校园恶性伤害事件,公安部下发紧急通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坚决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

(1)材料一那些犯罪嫌疑人侵犯了师生的什么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重视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在材料一的现场,你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怎样行使这一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命健康权。

(2)因为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是我们保持劳动能力、行为能力和快乐生活的条件。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生命是宝贵而脆弱的。我国政府是为人民的政府。

(3)赶快逃避,向老师、校警或其他大人求助,拨打110报警。

(4)①当公民人身自由或生命健康权受损时,应该报警。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当我们遇到社会上的损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或伤害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可以拨打“110”,也可以直接到附近的公安部门向公安人员求救,或通知家人、朋友向社会求救。

②当公民受到伤害时,可以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并讨还公道或获得赔偿。

③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相应地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如不打架斗殴,不限制其他同学的活动自由,不做有损其他同学生命健康的事。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它创建了 * * 党领导的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以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制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11年四十多年,投资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多个,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四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中国近代史参考》

材料五

材料六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1924年1月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七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胡 * * 在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据材料三、四、五概括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