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不振、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材料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中国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警钟不断敲响。2012年7月,体育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表示要关闭在华仅有的一家直属工厂,福特汽车公司则要将1.2万个工作岗位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然而同年,中国欧盟商会对在华500家欧盟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仅有20%的受访企业考虑回到欧盟或者转移至东南亚国家。
描述图1、图2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造成我国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1)2004-2012年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同比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1分)2004-2012年,我国工资、土地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分)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出口放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分)
(2)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使得一部分企业撤离中国。(3分)劳动力成本不是决定产业转移的绝对因素(或唯一因素)。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生态的大环境,特别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使得很多企业选择继续留在中国。(3分)
题目分析:本题以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问题为背景进行考查,在具体的材料呈现上采用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在解读第一问时:学生要明确读图的技巧。首先看表头,其次数据的读取要遵循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本题中图一时从2004——2012年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同比变化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图二反映的是2004-2012年,我国工资、土地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个很容易概括出来。然后再把两个图的关系进行揭示即可,很明显,图一是果,图二是因。
解答第二问时,学生要对材料中“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造成我国制造业大量向海外转移”的观点作出一分为二的分析:首先要明确,劳动力是主导因素,成本上升,会造成制造业向海外转移的情况;其次分析,劳动力虽然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但绝不是唯一因素,如果其他方面如生产环境、庞大的市场等也会使很多的制造业留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