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塞翁失马》,完成后面小题。(10分)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注释】①吊:安慰。②遽:就。③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④保:保全。⑤极:穷尽。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3分)

① 近塞之人有术者(          )    ②马无故而入胡(         )

③ 其子骑         (          )  

(2)选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堕而折其髀”相同的一项(1分)      ( )

A.潭西南而望

B.出淤泥而不染

C.学而时习之

D.好逸而恶劳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标一处)。(1分)

此 何 遽 不 为 福 乎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分)

答案

小题1:(1)①善于、擅长  ②逃跑   ③喜欢 (2)C

小题2:此/何遽/不为福乎?

小题3: (1)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2)略。

小题4: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小题1: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1.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善”“亡”字,常考。2. “堕而折其髀”中“而”解释为:顺接连词,就的意思。A项中“而”字解释为:连词,连接状语和名词,不译,表修饰B、项“为”字解释为: 介词,表转折关系,D项“为”字解释为:无实际意义。连词,表示并列当作C项中“而”字解释为:顺接连词,就的意思。故选C。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句。

小题3: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第一句注意“数”和“将”。第二句注意“犬”“源”的翻译。

小题4:

题目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大意,然后指出福祸相依的道理即可。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