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便为时常象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材料一反映了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变化的两个事例?(6分)

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哪两个国家?“欧洲合作与发展”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1989年布什公开提出: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西方应当鼓励苏联朝一个开放的社会演进,直到迹象表明苏联已经进行了民主和自由市场的经济改革之后,华盛顿才不会再阻止对苏联的经济援助。

——《世界历史》杂志

(3)材料三中布什说“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一员”本意是什么?对苏联产生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中 * * :由衰落走向复兴》

(4)材料四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试举一例加以说明。(6分)

答案

(1)国家:苏联、美国。(2分)变化:从盟友到对手。(2分)事例:马歇尔计划实施与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北约组织、华约组织成立;德国分裂;柏林墙修建;古巴导弹危机。(任选两项即可得2分)

(2)国家:法国、德国。(2分)影响: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或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出现),也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或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3)本意: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2分)影响:对苏联“和平演变”起推波助澜作用。(2分)

(4) 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2分)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举例: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题目分析:

(1)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苏战时同盟破裂。两国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逐渐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第三小问列举美苏冷战的措施、冷战对国际关系影响的重大事件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欧洲“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这两个国家曾是欧洲大陆的一对宿敌——法国和德国。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欧洲的一体化对欧洲、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布什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即在苏联复辟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国家长期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策略,成为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4)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对外交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取得的外交成就回答第二小问。

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