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小题2:解释加点的字。(4分)

有千里之能(             )           ②之不能尽其材(            )

③才美不外(              )        ④执策而之(            )

小题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千里之安求其千里也

B.真无马邪策之不以

C.鸣之不能通其意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祗于奴隶人手学而时习小题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5: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5分)

                                                                                     

答案

小题1:① 安 求 / 其 能  千 里 也            ② 食 之 / 不 能 尽 其 材

小题2:即使     通“饲”喂养   显现,表现    面对   

小题3:C

小题4: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小题5: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小题1:

题目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题2:

题目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注意“食”通“饲”喂养。

小题3:

题目分析:C中二者都是“表转折”。A:能力/能够B:语气词/代词D:助词/代词

小题4:

题目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5:

题目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